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54387
大小:55.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倡导课前预习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倡导课前预习构建高效课堂摘要:科学的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数学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习的方法。关键词:数学;预习;高效课堂;学习方法一、探求预习方法,遵循可操作性1•观念先行,课题带动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多渠道探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及时交流推广,通过不同班级对比验证课前预习的实效性。实验证明,课前预习对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数学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确立模式,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数学课程有其自己的学科特点。通过研究,我们依据课时特征形成了一系列预习方法,如“粗读(例题)一探究(重难点)一总结(做题方
2、法)一试做预习法”等。各种预习模式的形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形成学习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3•明确预习任务,设计预习本,落实预习要求让学生学会预习。老师在确定预习目标和任务时注意两点:一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设计;二是课前预习的设计,要在研究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敢于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使课前预习目标有层次性。落实预习要求做好:一是把预习作为作业布置;二是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引导学生认真对待预习;三是让学生准备预习本,记录预习结果。逐步让预习本成为学生自编的学案,同时也为评价预习效果和进行课堂检
3、测提供依据。4•即时评价,检测预习效果预习检测是落实预习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预习检测要针对预习要求精心设计。检测既可以发现预习中存在的疑惑点,也为教师找准了讲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了学习能力。5•集体研究整合,构建高效课堂重视集体备课,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寻找课前预习、课堂交流、课堂检测的最佳契合点。强化课后反思研究、跟踪改进预习设计,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二、克服预习问题,确保有效性(1)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认为,预习后听课没有新鲜感,易分散注意力,教师也满足一般性的号召,不做预习设计,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没有体会到预习给教与学带来的益处。(2)参与面不广。成绩优异者大多有良好的预习
4、习惯,而学困生却十分被动,很少预习,也不会预习,过分地依赖老师,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业成绩的全面提升。(1)没有注意预习的差异性。学生的预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交流讨论,进行分类指导,并及时推广预习中成功经验,指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2)对预习的二重性认识不足。一方面,预习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如果预习方法运用不当,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启发诱导无新鲜感,导致思维活动受到抑制,造成数学知识负向迁移等。因此,要合理运用预习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教师的讲述要找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
5、克服消极影响。(3)“放羊式”的预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认真编写精细、合理、形式多样和富有挑战性的预习提纲,使预习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要求,克服和杜绝'‘放羊式”的预习。三、改进预习方式,增强科学性掌握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是提高预习效率,提升预习效果,落实预习活动的关键。阅读训练是实施预习的重要一环。阅读可采用“粗看一精看一质疑一探究”的形式。粗看,只是浏览教材,了解轮廓和知识框架,抓住重点就行。精看,关键是对简练严密的数学语言要有精确的认识,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准确的理解,掌握数学符号的含义,能进行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译。如数学概念的预习,要全面准确的理解概念,联想容易混
6、淆的相近概念,弄清概念的地位和作用。质疑,就是提出疑问,感疑而解疑。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听课重点就是预习的疑点,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进而提升思维能力。探究,就是对知识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预习时自主提出问题,全面分析,主动思考,探求科学的思路与方法,多途径寻求答案,从而领悟数学知识的真谛。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学生预习,使基本情境前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更高层次的教学情境,揭示蕴涵于知识之中的数学思维成果,处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努力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预习后学生听课的“口味”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加大了,教师除研究教材教法外,还
7、要研究学法,研究学生的疑问点、兴趣点、思维受阻点。总之,用好预习,可以增进教学效益。预习能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研讨、学会探究,掌握自我获取知识的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