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ID:31639901

大小:57.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探究[摘要]当前,一些企业组织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着腐败行为,个体腐败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破坏。在此大背景下,探索市场经济主体一企业组织中的个体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公平、诚信、利已/利他主义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关键词]公平;诚信;利已/利他主义;组织中个体腐败

2、行为[中图分类号1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6-5024(2013)06-0053-06一、引言2012年1月170,香港《南华早报》刊登一篇题为“民企和国企贪污腐败现象上升”的文章。报道显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高管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随着多名国有企业高管以贪污腐败方式侵吞巨额资金的曝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高管纷纷“落马”。内地媒体发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家腐败犯罪报告”显示,2011年有202名国企及民企高管涉嫌参与金融腐败犯罪,而2010年和2009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55名和95名,递增速度令人咋舌。

3、另外,据悉,在2011年初步查明或判决确认的59例腐败案件中,国企企业家每案的平均贪腐金额是每人3380万元。即使不算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腐败案件一一光明集团创始人、前董事长冯永明贪污7.9亿元,平均每人受贿或贪腐金额也达2077万余元。而2010年该数字为957万元(王会聪,2012)o2012年3月6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团购平台一一聚划算的CEO阎利琨(花名“慧空”)因为员工腐败、管理不当而遭遇下课(张崎,2012)o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勇辉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2000年以来承办的企业家涉嫌腐败

4、犯罪案件中,38%是与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的职务类腐败犯罪行为有关,这意味着腐败现象已成为中国国企和民企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王会聪,2012)o由此可见,一些企业组织中个体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腐败行为,腐败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尽管腐败传染机制初步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白锐,2010;周莹,2011),但是,关注这一现象并深入研究的国内学者却少之又少。即便是国内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也集中在行政领域的个体腐败现象,恰恰忽略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组织中的个体腐败现象。鉴于此,探索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具

5、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一)文献回顾公平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机,它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的行为。一般认为提高公平感可以提高组织中员工的积极感受和行为。相反,公平感降低容易促使组织成员产生非伦理行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物质与心理的交换,这种交换遵循互惠原则并由此衍生出义务感。如果比较发现交换不对等将导致不公平感,一旦义务感和公平感被打破,则会产生认知失衡,为重建认知平衡,往往会做出非伦理行为(Donald,2008;Kulik,O'Fallon&Salimath,2008)o因此,公平感

6、的不同维度对员工的积极或消极感受和行为有预测作用(刘亚,龙立荣,李晔,2003)o增强公平感就能够提高组织中成员心理和行为,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信任等;或者缓解另外一些组织效果,如受贿、拿回扣、报复行为等。因此,公平是影响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一个因素。在个体层面上,诚信要求个体诚实而且克服私欲,能够主动承担责任(陈丽君,2009)o诚信缺失就会导致侵犯他人利益、违背公众利益、损人利己而谋求个人利益的腐败现象成风。诚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减弱了交易行为中个体的机会主义投机倾向,有助于强化求利动机的正当性。Av

7、olio等(2004)和Ilies等(2005)都一直认为诚信影响组织中个体的内在感知、态度及外在行为。他们推断,诚信缺失导致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恶化,容易诱发腐败行为的产生。因此,诚信对于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Steven,M.Sanders(1995)认为,利己主义是认为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不择手段地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利益的学说;而Louis,P.Pojman(1995)则认为,利他主义是认为人们的行为有时能够以某种方式而将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前的理论。利己主义主张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把个人

8、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特征是: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利己主义是导致一切腐败行为的直接思想原因(田心铭,2002)o然而,利他主义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道德风险和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人的本质属性在于有限的利他主义,有限的理性以及无限的私利追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