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

ID:31639202

大小:55.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_第1页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_第2页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_第3页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蛋白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使用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蛋白尿及妊娠结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水肿减轻情况大体相同,但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尿蛋白等均比对照组的要低,及发生子痫、胎儿窘迫、宫缩无力的例数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中的要低。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效果【中图分

2、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008-1879(2012)12-0303-0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临床上简称为妊高症,是在妊娠期内出现高血压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资料显示,该症是临床上造成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通常发生在妊娠的20周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1],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抽搐及损害心肾功能,甚至会因胎盘早剥或胎儿在宫内发生窘迫而导致胎儿出现早产,这极大危害着母婴的健康[2]。现对我院妇产科患有妊高症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

3、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7岁。所有的患者在妊娠前均不具有高血压的病史,而经检查后已排除肾源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髙血压,均确诊为妊娠性高血压,所有的患者均不具有认知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程、病情上均不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1.2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妇产科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饮食、分娩、分娩后及产褥期等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2.1常规护理。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并指导孕妇在

4、休息时取用左侧卧位,及进行低流量的吸氧,并检测好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对其出入量进行记录,定时监听胎心,并记录胎动的次数,观察阴道有无异常的分泌物及出血,并随时关注有没临产先兆[3]o正确指导患者进食髙蛋白、多维生索、易消化、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并且要避免过饱,或过热,应以少食多餐为主。在补充能量的同时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以确保顺利分娩。1.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体贴、关心孕产妇,并注意平时的交流语言及语气,观察了解孕妇的心理及情绪变化,积极帮助患者消除其顾虑的思想和焦虑的情绪,让孕产妇保持稳定的情绪。在孕妇产前,护理人员应在

5、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消除孕妇在分娩前产生的焦虑,指导孕妇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助于增加孕妇的腹压,利于胎儿降生,给予产妇信心。1.2.3环境护理。应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清洁,及空气的清新,应温度适宜,避光,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休息充足。护理人员在病房进行操作时,应动作轻缓,以免引起噪音影响患者的休息。1.2.4药物护理。对于中、重度妊高征的患者,首选硫酸镁解痉药进行治疗。在用药解痉、降压的过程中要密切对患者的肌张力及腱反射进行检查,以防镁中毒的征象,及密切观察胎心的变化情况,若有减弱或消失,应给予吸氧和输液对症治疗,必要时可行终止妊娠[4]。1.2

6、.5分娩护理。对于估计患者情况能顺利进行自然分娩的,护士应积极鼓励产妇做好配合工作,以顺利完成分娩产程,保障母子的健康。如果产妇情况不利于自然分娩的,应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说明,经同意后进行手术分娩。对于患有中、重度妊高症的患者,应考虑并取得患者同意进行终止妊娠处理[5]o1.2.6分娩后护理。对于分娩后的产妇,其体力耗能过多,和血压可能波动较大,此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多给予患者关怀,并正确指导患者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6]。在产妇产后,在饮食上指导产妇仅是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补充产妇能量,并且要保证产妇休息时间充分。1.2.7产褥期护理。一般在产后

7、24-72h内的产褥期,易发生产后的子痫,在此阶段,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的生命体征情况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时测量及准确记录,以防产后子痫的发生。对于产后产褥期的患者,应嘱其休息好,待血压稳定,及体力恢复后再进行哺乳及下地的活动[7]。对于婴儿临产后已夭折的产妇,应对其安慰,以免悲伤过度而引起血压极度波动,并做好产后的随访工作。1.3观察的指标。观察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脉动压;及患者尿蛋白的变化;水肿减轻的程度;及妊娠的结局,包括生产后出血量,发生子痫、胎儿窘迫、宫缩乏力的例数等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