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31672
大小:57.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名校试题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B.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D.“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2.对下列材料理解合理的是()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古有诗三
3、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史记·孔子世家》秦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旨守、尉杂烧之汉汉武帝时《诗》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成为《五经》之一A.西周以诗为考查官员政绩的依据B.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孔子整理《诗》的目的是为“复礼”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民为贵,君为轻C.
4、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4.“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5.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
5、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A.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B.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C.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D.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6.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韩非子老子B.墨子孔子老子C.老子孔子韩非子D.孔子韩非子墨子7.西汉末年,
6、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A.方士儒生宣传理学B.道教神仙观念渗透C.君主专制遭到削弱D.儒学神学化的影啊8.小周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三权分立”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一致之处。这是因为它们()A.都主张权力制约B.都强调权力集中C.都主张分权制衡D.都认可君权无限9.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7、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C.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0.“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该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朱熹认为穷理应该格物致知B.二陆认为穷理要发明本心C.双方在世界本原立场上根本对立D.双方思想都属于新儒学11.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
8、.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12.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了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是()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C.理学对人性的压制D.知识分子关怀现实的情怀13.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