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25888
大小:70.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理惑论》新词新义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惑论》新词新义探究摘要:专书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专书词汇,可以丰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牟融《理惑论》是一篇阐述佛教思想的重要文章,对研究我国的佛教传统和佛教思想有很大意义。通过对《理惑论》新词新义的整理,以期为后人研究佛教思想提供一定的词汇基础。通过对一些词语最早产生时间的论证,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做出微薄的贡献。关键词:《理惑论》新词新义一、《理惑论》简介及其研究现状《理惑论》载于《弘明集》卷一,是东汉末年苍梧太守牟融所写。文章采取问答的形式,针对当时对''佛、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沙门剃发、捐财、弃妻、人死神不灭、生死”等一系列问题所产
2、生的疑问,进行辩答。文章述说佛教与儒家思想、老庄思想,对后世的宗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意义。这篇文章对于后人研究佛教初传我国时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对《理惑论》进行研究的学者基本上都是从宗教思想的角度入手,如:杜萍萍《再读》,李铁华《新探》,刘玲娣《论牟子的老子观》,黄夕原《佛教初传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和一一读》,耿静《与汉末儒佛伦理的矛盾冲突》等。还没有学者从词汇学的角度对《理惑论》进行研究,对其词语进行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理惑论》所要阐述的佛学思想,同时可以丰富专书词汇研究。二、《理惑论》新词新义的界定关于新词新义的界定,国内学者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3、本文对新词新义的界定采用大多数人的观点。所谓的新词新义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说法,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是相对的。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标准,文中的新词是指不早于文章篇目产生年代的那些新的表义单位,而新义则是指根据文章篇目中出现的那些新义项不晚于《汉语大词典》所列举的例子的产生时间。三、《理惑论》新词新义例释【优文】牟子以为荣爵易让,使命难辞,遂严当行;会被州牧优文,处士辟之,复称疾不起。(《弘明集•理惑论》P8)按:“优文”一词根据《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解释为褒奖的文告。《大词典》引用文中例子为首例。“优文”一词在其他文章中多有用例。晋葛洪《抱朴子・钧
4、世》:“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晋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三国志》:“帝辄优文答报。”''繇军改,仪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逆贼】牧乃请牟子曰:“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当潜刘都尉行,恐外界疑难,行人不通。君文武兼备,有专对才,今欲相屈之零陵、桂阳,假涂于通路,何如?”(《弘明集・理惑论》P8)按:“逆贼”一词是对叛逆者的憎称。《大词典》首例出自《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梁国之臣,逆贼子胥,父事于君,不能忠谨。”通过查阅语料库,发现"逆贼”一词早在东汉已经出现,这可以将书证的时
5、间大大提前。《全汉文》:“遭羌寇害西海郡,反虏流言东郡,逆贼惑众西土,忠臣孝子莫不奋怒,所征殄灭,尽备厥辜,天下咸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於是赤水安流,玄珠重译,俯昆闾,远廓神州。又平逆贼贺拔威,朝延将弘赏典,公乃表请回授第六弟威骑都尉。”《大唐新语》:"中宗问其故,对曰:'苏瑰,国之大臣,荷荣贵久矣,不能先斩逆贼,而后闻。‘”【肉髻】太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长丈六,体皆金色,顶有肉髻,颊车如师子,舌自覆面,手把千辐轮,顶光照万里。(《弘明集・理惑论》P11)按:“肉髻”本是梵语喝瑟泥沙的意译。释迦牟尼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6、《大词典》中引用的首例是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瘟斯国》:“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臂髪,灵相无隐,神鉴有徵。”其实该词语在早些时候已经出现。《刘宋译经》:“上有浮肉,颊车如师子,四十齿正白平,出舌入耳入目入鼻,自覆面肉髻,是为佛二十种因缘。”《大唐西域记》:“西浮海数千里,孤岛东崖有石佛像,高百余尺,东面坐,以月爱珠为肉髻。月将回照,水即悬流,滂需崖岭,临注谿壑。”《后汉演义》:“中现出三昧火,把棺焚去,本体化作丈六金身,涌起七尺圆光,顶上肉髻,光明透彻,眉间有白毫,毫中空右旋,宛转如琉璃筒,俄而不见。”【道德】牟子曰:富哉问也!请以
7、不敏,之为状也,积累道德数千亿载,不可纪记”o(《弘明集•理惑论》P10)按:“道德”一词含有三个义项: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2•老子《道德经》的省称。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本文中“道德”的含义就是僧人修行的功夫、法术。在《大词典》中第三个义项的首例引用的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阖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理惑论》可以将“道德”第三个义项的最早用例提前至东汉末。【十方】太子曰:"万物无常,有存当亡。
8、今欲学道,度脱十方。”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