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614592
大小:60.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6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联合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联合应用【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收集90例类似冠心病患者,根据其适应证联合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90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检测之后,阳性率分别为75.5%、72.2%,把联合检测组结果与冠脉造影组结果进行比较,诊断符合率达93.3%o结论:在临床上联合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率
2、,且方便、经济、实用性强。【关键词】联合检测;冠脉造影;冠心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年龄45〜75岁。该组患者均经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检查,患者病症疑似冠心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绞痛、胸闷、发慌等症状。1.2方法将90例患者联合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ST的动态变化)、运动平板心电图(增加心肌耗氧量观察ST-T变化)、心得安试验(筛查排除植物神经紊乱引起ST—T改变)。再对9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1.2.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美国CE公司C形臂造影机,经橈动脉或股动脉入路,用
3、Judkin法造影,多体位投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狭窄处血管直径减少的百分数表示。任意一支狭窄❷50%为阴性,狭窄$50%为阳性。根据狭窄分为:50%〜74%为轻度狭窄,74%〜90%为中度狭窄,90%〜100%为重度狭窄。以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为冠状动脉的4个分支[1]。1.2.2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机为美国770M型,运动前3d停用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及洋地黄类药物,均在餐前或餐后2h后进行。运动前记录12导常规心电图、血压及症状。运动终点是:①达到最大目标心率(220-年龄)X8
4、5%以上;②出现典型心绞痛;③出现严重心率失常;④心率lmin内下降20次,收缩压下降20mmHg;⑤头晕、皮肤湿冷及苍白;⑥体力不支,不能坚持运动。阳性标准:①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出现ST压低呈水平型或下斜型^0.10mv,持续^2min;③ST呈弓背型抬高0.20mv以上;④出现严重心率失常,如:多源性室性早搏、室颤、室速,束支阻滞、心脏骤停[2]。1.2.3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使用康泰公司TLC4000USB全信息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检查前应注意保持平和心态,检查过程不影响正常工作和
5、生活,详细记录工作和生活状态,是否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相关症状,及其发生时间及状态,多体位记录以排除体位对诊断结果的影响与干扰。结果经人机对话排除伪差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标准:①以“R”波为主导联ST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20.10mv,持续21min;②下次发作需要在前次ST段恢复基线至少lmin;③ST段测量从J点后80ms为准。1.2.4心得安试验对在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测中ST段有阳性改变且心率>70次/分钟并无哮喘史的患者进行心得安试验。口服法:服药前先查常规心电图,后服心得安30mg,分
6、别与服药后30、60、90min描记心电图与服药前对照。阳性:异常ST-T完全恢复正常;改善:至少有一个R波占优势导联ST-T恢复正常,或T波升高250%者;阴性:无明显改变。1.2.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数据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P其检测过程中准确诊断非常重要,①既往大规模的研究表明,由于患者的选择及运动试验方法学的差异,运动试验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广泛差异[8]。②通过提高心脏运动负荷,诱发心肌缺血症状的运动平板试验,是临床实践中最简单而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9]。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变化
7、反映的是心肌缺血电流的异常,这种特异性也可能是其他非缺血性心肌病变相似病理变化进展所致,如心室肥大、药物的洋地黄作用、心肌的复极异常、电解质异常、室内传导异常,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平板运动试验的特异性[8]。③运动平板试验敏感性也可因患者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如: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长效硝酸酯类等因素降低。因此需要至少停服上述药物36h以后,方可进行平板运动试验[9]。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90例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联合检测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两种方法阳性率及诊断准确性,从临床
8、上看联合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得安试验可有效降低患者检测时间和费用,提高诊断准确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无创伤、费用低、效率高、简便、实用性强。参考文献[1]马长生,盖鲁粤,张奎俊,等•介入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4,109-110.[2]方丕华.心电学新进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