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

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

ID:31614483

大小:56.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_第1页
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_第2页
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_第3页
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在我院治疗的临床拟诊冠心病病人分别用16排CT造影方法(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对冠心病进行检查,并进行CTA和CAG的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有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能较为清晰地显示血管狭窄、钙化及桥血管病变,基本能满足冠心病初步诊断的需要。结论16排螺旋CT作为冠脉检查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是目前冠状动脉病变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16排螺旋CT;冠心病诊断;冠状动脉造影d

2、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29-0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简称冠心病。它作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冠脉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损害[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等特点的多排螺旋CT(简称CT,如16排、64排CT的出现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之间的50例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

3、病患者,年龄30-70岁,男23例、女27例,平均(51.6±2.1岁。心率范围为52-80次min,其中伴高血压17例,伴高血脂病3例,伴II型糖尿病例及高血压病例2例,伴高血压及高血脂病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在50例病人中典型心绞痛26例,不典型心绞痛8例,不确定者16例,以上患者均无心肌梗死病史。屏气实验为30-50s[l]。1.2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0例临床怀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主要参数是:120kV380-400effmAs420ms,层厚0.625mm。再使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对上述50例患者进行CT冠状

4、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50例病人的16排CT冠脉成像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而评估出16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2-3]o1.3用于影像学评价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及16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成像时,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目测直径法,即以狭窄部位近心端相对正常的管腔直径作为参照值,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4]。具体计算公式为:血管狭窄的程度二(狭窄部位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一狭窄处直径狭窄段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X100%。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时,选取血管某一段两端相对

5、正常的管腔直径值作为参照值,对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的状况计算出百分比,进行定量分析。狭窄程度按管径内径分级:轻度0.05表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CTA和CAG结果的特异性与敏感性50例患者的CTA检查均可获得较好的三维重建,冠脉主干、重建分的显影均较为清晰。本研究的血管CTA和CAG检查结果对比表明,CTA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4.3%,PPV为87.8%,NPV为74.6%o此外,研究表明CAG发现钙化病变数量较少且准确度较低,而CTA发现钙化病变更为灵敏。3讨论近年来,16螺旋排CT的应用大大改进了冠状动脉造影效果。与以往CT相比,CT

6、A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速度更快、降低了对患者的心率要求、缩短了患者每次屏气的时间,提高了图像质量,可获得完整而清晰的三维立体冠脉图像,是国内外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新诊断技术[5-6]o本研究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使用16排CT造影方法(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对该50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以CAG作为“金指标”,研究显示本组CTA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4.3%,PPV为87.8%,NPV为74.6%。此外,研究表明CAG发现钙化病变数量较少且准确度较低,而CTA发现钙化病变更为灵敏。目前来看,16排螺旋CT基本能满足冠心病的初步诊断需要。因此,本

7、研究认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吴兆苏,姚崇华,赵东,等•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发病率和死亡检测结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11.[2]邵耕•现代冠心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67:245.[3]eFeyterPJ,NiemanK.Newcoronaryimagingtechniques:Whattoexpect[J].He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