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

ID:31584444

大小:15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4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_第1页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_第2页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_第3页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_第4页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10讲——溶液的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1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溶液的概念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专题检测1、溶液是(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均一、稳定、透明的化合物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2、(双选)乳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A、洗洁精洗去盘子上的油污B、用稀盐酸洗去检验二氧化碳实验后白色沉淀C、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D、饭后用肥皂洗去手上的油脂3、完成表格填空把对应物质投入水中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溶质溶

2、解后溶液的温度的变化温度无明显变化温度温度答案:1.B2.BC3.温度降低,温度上升二、知识梳理专题突破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二)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C13溶液为黄色,KMnO4溶液为紫色。【思考1】如何区分“无色”与“透明”?无色一定是透明吗?溶液是透明的吗?

3、2、溶液的组成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和组成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生活生产中最常见的溶剂是,也可以用其他液体作溶剂,如,等。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小结:气液混合气为质;液液混合少为质。【思考2】为什么溶液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请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3、溶液与浊液项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在水里的物质溶解性溶不溶不溶状态固、液、气固液外观透明且均一浑浊、不均一浑浊、不均一久置后发生的变化不变

4、(稳定)沉淀分上、下两层(不稳定)例子碘酒、食盐水等泥水、石灰浆油水混合【例1】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B.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未必相同D.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食盐水溶液在密闭条件下久置也不会分离析出食盐晶体【教法、学法】【练1】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B、若溶液上层的密度为ρ,则下层密度也为ρ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久置也不会分离出食盐晶体D、搅拌后的悬浊液有均一、稳定的性质【练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

5、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C、乳浊液就是水和油的混合物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例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B、“光明高钙奶”“永和豆浆”“星巴克咖啡”C、雨天马路上飘着“油花”的积水D、保湿营养乳液【教法、学法】【练1】(双选)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油与水的振荡B、少量纯铁粉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盐酸D、将少量CO2通入的石灰水得到的液体4、溶解与乳化(1)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溶液,而不相溶的物质可以形成浊液。上述例子中,能够形成溶液的是和.(

6、2)乳化现象在乳浊液中加入后,这时形成的乳浊液能均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洗洁精等。【例3】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肥皂液洗衣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沐浴露洗澡【教法、学法】【练1】(双选)生活中的净化、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明矾用于天然水的杀菌消毒C、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练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活性炭吸附杂质是物理变

7、化B、食醋能够除去热水瓶中水垢的原因是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C、汽油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属于物理变化D、乳化作用只能应用在洗涤剂除油污,属于化学变化【思考3】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两者的原理是否相同。5、溶解过程的热现象物质溶解在水中时,通常伴随或的过程.常见例子: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区分】溶解放热&反应放热,如氧化钙固体加入水中,温度升高,不是溶解放热,而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思考4】氯化钠(NaCl)溶

8、于水中时,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温度几乎没有变化。此实验现象能否说明氯化钠(NaCl)溶于水中时不吸热,也不放热?【例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因物理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