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

ID:31566648

大小:49.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3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_第1页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_第2页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_第3页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_第4页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时期期刊工作的探讨1作为传统媒体,期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第5页共5页1)期刊具有图书的特性。一本好的期刊,应该具有图书资料的保存价值。然而,期刊又不能办成图书,它在时效性上又要具有新闻的功效,这是图书所没有的。专业的期刊更要突出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的功效。2)期刊的内容广泛性使它成为重要的参考文献。期刊发表的原始论文所提供的资料、研究方法、仪器设备使用、讨论结果等,都将是后来者重要的参考。期刊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新产品广告等,使得期刊成为内容丰富而其他媒介无可替代的作用。3)期刊的连续性出版不仅有利于资料情报的传递

2、,其便于保存的特性,使得它们成为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大量资料的积累和连续性发展过程的记录。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正是由于期刊有着诸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探讨新时期期刊编辑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期刊能否最终留存下来,也需要期刊的编辑者们不断创新,让期刊的出版适应新的发展需求。XX年公布的《XX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数据显示,“XX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966种,平均期印数15661万册,总印数30.95亿册,总印张183.58亿印张。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9

3、0%,平均期印数下降4.81%,总印数下降5.44%,总印张下降5.71%。”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4974种,平均期印数2852万册,总印数42587万册,总印张3441932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49.91%,总印数13.76%,总印张18.75%。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61%,平均期印数下降8.40%,总印数下降8.11%,总印张下降9.28%。”期刊出版的深度滑坡面临严峻挑战。不可否认,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断言“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期刊已没有市场了,数字化的期刊才是出路,三五年之内传统期刊必死无疑。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我们都不能排斥和抵制它的发展。新

4、媒体就是这样:无论你是否情愿,它都用它强力的冲击力,将传统媒体冲击的连招架之力都显得那么羸弱。与其被消灭,不如求融合。将新媒体的思路融入期刊的传统创新中,使得新生事物的发展成为传统借鉴的力量。2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好的问题第5页共5页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要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期刊的发展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1)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我们的期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始终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尤其是专业的期刊。我们先要解决的就是期刊的体制问题,主动进行转企改制;非法人编辑部与出版社集团或期刊集团合作,实现非法人编辑部的升

5、级转型。就发展的趋势来讲,专业期刊体制改革关系到今后能否生存的关键问题。体制问题解决了,机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改制后的期刊即要坚持国家的新闻出版政策,立足本业做强做大刊物,同时可以多渠道经营,利用经济杠杆驱动期刊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融入新时代,引进人才的竞争机制。“互联网+”时代,对期刊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人才的有序流动,可以保持期刊风格的不断创新。期刊要和新媒体融合,就要引进新媒体编辑人才和视觉设计人才等传统期刊需要的人才,也要引进互联网技术、网络编辑、网络营销策划等多元化的人才。把传统期刊数字化是期刊在与新媒体融合时代发展的基础。微信以

6、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起来,公众平台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接受。期刊的公众平台,完全可以弥补时效性差的劣势。把一些深度的文章用公众平台预告,反而可以刺激受众的阅读欲望。这样的结合是一种双赢的局面。3)期刊的经营也需要编辑的推陈出新。在经营创收上,期刊在保持传统的平面广告等形式外,更多的精力要立足于数字出版、多元化经营、电商等“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创收编辑。个性化的编辑会带来视觉的冲击,赢得市场的。编辑出版与经营创收结合的模式,可以使编辑出版统筹结合,形成一体化运作。虽然“媒体融合”大家都在谈,各种资讯都成为一个热词,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融合依旧没有十分清晰的运

7、营和盈利模式。第5页共5页笔者以为,以现有的模式来看,无外乎这样一些形式:一是建设、运营自己的网站。网站的建设、运营对期刊来讲十分重要。在数字化办公的今天,稿件的投递已摆脱了邮寄的方式,电子邮箱、微信平台都可以实现稿件的即时投递。稿件编审的网络化,资讯的采集与发布,都实现了远程控制。同时,历史期刊的数字化处理,订阅在线支付与期刊在线下载等功能都让期刊可以拥有广阔的前景。二是专业期刊依托行业的影响力与资源,合理调配,让大数据、云端等技术支撑,构建以行业为平台的全媒体综合数据库。依托数据库的资源,可以有偿使用行业的大数据。比如论文的资源共享收费服务。三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