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

ID:31565559

大小:59.6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3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_第1页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_第2页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_第3页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_第4页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化体育人才培育意见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等部门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现就加强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设体育强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落实《奥运争光计划》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苗子为主要任务,以服务建设体育强市为己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施“强县兴市、市县联动、体教结合、社会联办”

2、和“项目带动、机制牵动、政策推动、利益驱动、资源共享”的人才战略,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科学选材,打牢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方针,抓设施促发展,抓竞赛促训练,抓输送促精品,努力发挥市级少体校和后备人才基地校培养后备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县(市、区)级少体校和体育传统校、体育特色校、青少年俱乐部的积极性。在科学规划、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好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推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和“环三”建设注活力、争作为、作贡献。第14页共14页二、总体目标到XX年,逐步建立与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以市级

3、体校、重点人才基地校为龙头,以县(市、区)体校、人才基地校为骨干,以传统项目校、特色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为基础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实现基地建设网络化,科学选材标准化,项目设置合理化,训练手段科学化,常规管理档案化,队伍管理规范化,后备苗子优质化。力争在XX年底,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由现在的3所,发展到5所;省级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由现在4所,发展到6所;青少年俱乐部由现有国家级3所,发展到6所。2-4所县级体校实行“三集中”(集中训练、集中食宿、集中学习),实行“二集中”(集中训练、集中食宿)的少体校,从现有3所发展到5-6所,市、县级后备人才基地由现有65所,发展到70所;全市各级体

4、校在校生由现在的240人,发展到700人;全市在训生由现在的550人,发展到1200人(其中省级每周期注册青少年运动员不少于600人,市级注册青少年不少于1000人、优秀后备人才储备量保持在120人),力争做到市级精品项目突出,县级项目有特色、有强项品牌,奥运会上有选手,全运会上有金牌,省运会上争进位。三、主要措施第14页共14页(一)加快市少体校建设。市少体校在新周期已被国家命名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要抓住机遇,努力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适时做好项目拓展,全面加强软、硬基础建设。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探索联合办学的路子,做到学习、训练、生活等方面集中管理。提升办校质量和效益,

5、努力培养输送在国际、国内体坛有竞争能力的顶尖队员,在全市业训工作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1、解决好少体校学生就学问题。市体校学生就学要给予“就近、照顾”安置,从年秋季招生开始,小学阶段安置在市华侨小学,初中阶段安置在东侨中学,高中阶段安置以省赛前八名录取到市高级中学。考虑到市体校学生的特殊情况,各相关学校的体校学生不纳入升学率和有关考核指标。2、全力打造重点精品项目。目前体校项目设置偏少,项目人数和教练人数不成比例,重点项目不突出,应针对国家和全省奥运争光计划重点优势项目,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强化重点,在原设项目基础上增加2~3个重点项目,确保市体校在全市的带头和示范作用。3、强化师资队伍

6、管理和建设。对体校师资队伍进行有效整合、培训,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队伍整体素质和训练管理能力。对重点项目,适当增加教练员,以保证重点项目可持续发展。4、进一步规范体校建设。应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加强体校规范化建设,充实体校领导班子,加强训练科研工作、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规范化,把体校办成全市业余训练的示范校,推动县级体校和人才基地校、传统校全面建设。第14页共14页5、加大基础和环境建设。要争取多方筹资逐步改善市体校的食宿、教学等训练、办公环境,加强体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增加体校科研室、图书室、电教室,运动员伙食标准提高到三类灶标准32元/人.天,其中,财政

7、补贴27元,学生自交5元。(二)突出体教结合,继续实施“体教结合”、“一校两制”的人才基地网络建设措施。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下,把抓好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按照省、市重点项目布局和办校培养输送的要求,牢牢抓住基层业余训练不放松,狠抓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把选拔、培训和输送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己任。1、进一步优化项目带动战略。坚持短期(四年)与长远(八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划相结合,有计划、有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