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

ID:31564738

大小:60.1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3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_第1页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_第2页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_第3页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_第4页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委发展体育行业意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年我市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316亿元,占全市GDP的8.9%,从业人员4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9.4%,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政〔〕19号),进一步加快发展全市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市,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以“两个加快、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根本,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优化提升体育用品业,带动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及体育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与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商业等相关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与城市共荣发展,实现由体育产业大市向体育产业强市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2、发展目标经过5-10年左右的努力,把建设成为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全国一流的滨海运动休闲基地、国家级体育产业

3、示范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现代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第14页共14页——到XX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9%以上,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的9%以上,初步形成包括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教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彩票销售、体育广告等体育产业体系。——到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体育本体产业增加值占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10%以上;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数的9%以上;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三项指标居全

4、省前列;在建设好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再创建1-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3-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二、重点任务第14页共14页3、优化提升体育用品业。引导纺织鞋服类的体育用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改造提升,全力抢占研发、设计、销售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引导运动装备类的体育用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加速网点布局。加强与全球特别是台湾体

5、育用品制造业先进研发和制造基地对接,吸引外资投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体育用品项目。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牵头单位:市经贸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委台工办,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外经贸局、信息化局)4、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大力扶持和发展体育中介,改革体育竞赛制度,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在组建职业运动队(俱乐部),形成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继续办好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

6、赛等主场赛事,积极争取国家级女篮、男排、女排、乒乓球、羽毛球俱乐部主场落户,逐步扩大职业联赛项目和范围。大力承接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积极申办、承办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培育、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特色体育赛事,争取定期举办世界女排大奖赛、国际网联女子巡回赛、水上运动、航模运动、极限运动和海峡两岸名流高尔夫球赛、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赛等专业赛事。挖掘南少林武术、永春白鹤拳等传统武术品牌,推动武术竞赛、演艺、培训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优势,以市场经济为

7、基础,建立并完善全市统一的体育旅游市场体系。举办并做大做强环湾国际自行车赛。支持各县(市、区)举办品牌特色赛事、群众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活动。构建以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为主导,品牌特色、群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互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新格局。(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委台工办,市公安局、外事侨务办)第14页共14页5、加快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业。构建以海峡体育中心为核心,以县(市、区)体育中心为重点,以街道、社区健身场地和俱乐部为基

8、础的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全民健身服务业,引导社区和体育协会经营以体育健身休闲为服务内容的健身俱乐部,加强群众建设娱乐技术培训和服务。鼓励体育健身休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树立品牌。积极推行行业服务标准,开展星级评定工作。广泛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培养群众科学的体育健身意识。鼓励县(市、区)举办全民健身等群体活动,推广健身休闲、极限运动等综合性体育休闲项目,开发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工商局)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