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

ID:31564694

大小:54.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3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_第1页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_第2页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_第3页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_第4页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级防震减灾六五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为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为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和投资安排提供依据,制定本规划。一、防震减灾工作形势与需求(一)“”期间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期间,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健全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升了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观测资料质量逐步提高,积累了系

2、统的周、月、年中、年度、紧急和临时会商讨论记录和会商意见,奠定了科学研究基础。通过实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我市增加了、、等8个强震台站,使我市的地震监测网络布局向规范化迈进了一步。开展了电磁台网中心仪器数字化改造,通过了省地震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提高了地震分析预报的整体水平。第9页共9页2.震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基本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新建房屋抗震设防监管基本得到落实。震害防御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实施,使我市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依法加强了对重大工程建设项

3、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加强了对学校校舍等特殊设施的地震安全设防管理,地震综合防御工作不断加强。3.地震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县两级都分别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启动实施了短临跟踪工作方案,年月4日5.1级地震等地震活动的应急组织指挥和现场处置工作得当,地震应急能力全面提高。4.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更加深入。以“防灾减灾日”宣传为主线,通过广播、电视、展牌、宣传栏、科技大集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校园、社区、企业等地开展防震减

4、灾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逐步提升。馨境界社区建设成为防震减灾示范社区。(二)“十二五“防震减灾形势与需求我市毗邻京津,地理位置特殊,地震效应敏感,受相邻地区地震灾害影响频繁,地震产生的社会效应巨大。从地质构造来看,地处20世纪强地震频繁发生的平原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汇处,有发生强震的背景,处于Ⅶ、Ⅷ度烈度区,被确定为首都圈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有感地震,公元1679年发生过我省有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三河—平谷8.0级地震、年发生过-6.3级地震,年在再次发生5.3级地震。年地震

5、、年地震、年地震等多次地震也波及到我市。进入年以来,我市及邻近地区也有多次小震活动发生,年7月4日县境内发生5.1级地震。第9页共9页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严峻的震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比较低,对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判定。综合防御能力比较薄弱,城镇一般建设工程抗御地震能力不强,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地震应急能力较弱,应急避难场所、救援队伍和救援设施还需进一步加强。各级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县级地震机构不健全,难以适应防震减灾

6、工作新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处于重要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地震工作面临的整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继续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二、“十二五”防震减灾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防震减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预防为主,全面防御,防震减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

7、制,依靠社会,依法加强地震行政管理;坚持防震减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突出重点,打牢基础;坚持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二)奋斗目标第9页共9页为实现《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年)提出的“到年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的目标,做到“房屋基本不倒,社会保持稳定,灾情降至最低”。我市“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要具备和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地震监测台点布局科学合理,监测手段不断充实完善,能够达到现阶段上级地震部门和地

8、震监测预报要求。强化地震监测预报基础建设,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手段齐全的前兆观测台站,完成全市地震监测的网络化、数字化和一体化。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建立完善的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网络。加强地震趋势的分析研究,争取实现有防震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2.提高震害预报能力。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达到相应的抗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