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32970
大小:51.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3
《全市龙头企业调研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市龙头企业调研汇报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不断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6家,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66万吨,吸纳农村劳动力6.1万人,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420元。(一)强化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市政府成立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通过明确部门职责,搞好部门分工,逐步建立起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管理体系。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的规
2、定》。在继续发挥好政策性银行信贷支农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和农产品基地建设补助,对新建符合市级以上标准的重点企业,连续3年给予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同等数额的资金奖励,有效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二)注重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带动了第一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市农产品走向市场,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民种粮和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我市有6万多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龙头企业务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
3、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食品公司采取“优质优价”、“保护价收购”方式收购农产品,直接带动农户3200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三是带动了优势产业发展。我市不断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积极培育品牌产业、品牌产品。依托龙头企业建立起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区位优势的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建设了注沟黄烟、密水葡萄、李家营土豆、柏城草莓、姚哥庄洋葱等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基地。(三)实施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市政府和龙头企业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招商引资。市政府充分利用我市农
4、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XX年,全市有23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扩建或改造,投资总额达2.16亿元。二是向上争取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开展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工程、省市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等政策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省、市无偿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620万元。三是信贷融资。充分利用农发行政策性扶持贷款,扩大金融信贷融资渠道,增强了龙头企业发展后劲。(四)加强了企业的自身建设。在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中,企业积极适用经济发展形势和潮流,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企业自身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是实行统一服务。全市蔬菜加工企业中,
5、大多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在基地中实行“种子、农药、化肥、管理、采收”五统一,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二是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截至目前,已认证了10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农产品,李家营马铃薯、芋头,姚哥庄洋葱等先后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密水庄园牌干红葡萄酒、群福牌花生油等先后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三是鼓励企业参展。去年全市23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中国国际(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青岛()周农产品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充分展示了我市实施农业
6、产业化战略取得的成果,提高了农业龙头企业的知名度。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够强。近年来,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在逐步提升,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这些龙头企业大都集中在东部和城区周围的夏庄、柏城、朝阳、密水等镇街,而其他乡镇在龙头企业建设上还没有实现大的突破。我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有23家,半数多的
7、企业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有的仅几万元、几十万元,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低,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较少。(二)企业加快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要素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税收、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龙头企业发展缺乏生产资金、缺乏生产基地、缺乏生产技术人员、缺乏技术研发机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其中,缺乏资金是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加上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原料收获季节流动资金压力较大,影响了企业的增资扩
8、产,阻碍了企业发展。生产要素配置不平衡,导致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滞后,在市场竞争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显得力不从心,发展后劲不足。(三)供、产、销连锁机制尚未形成。长期以来,我市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一是存在供求矛盾。农产品适销不对路,品种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缺乏必需的专用、优质原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