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32888
大小:795.72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13
《高层研修-教导型组织建设及推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层研修-教导型组织建设及推动目录一、课程介绍(Course)2二、讲师介绍(Trainer)3三、提交需求(Needs)4四、联系我们(Contact)6附、淘课介绍(Taoke)8附1淘课商城8附2培训宝工具9附3培训人社区9附4淘课企业学习研究院10http://www.taoke.comPage24/24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课程介绍(Course)2.1概要信息课程时长:12小时授课讲师:台湾刘成熙老师课程价格:47600元课程编号:2477992.2培训受众副总经理级干部或者总裁班课程2.3课程收益学习了解良性教导的循环如何建立教导型的组织文化与行
2、为教导型组织推行步骤与切入点如何在推行中克服高层团队的抗拒全员双向教导与学习创造组织学习的营运机制2.4课程大纲台湾刘成熙老师-总裁班课程-高层研修-教导型组织建设及推动(台湾刘成熙老师教导型领导力)主讲:台湾刘成熙老师课程规划说明及特点http://www.taoke.comPage24/24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韦尔奇带领GE进行转型长达十五年,靠的是一个理念:所有事业部都必须成为所属领域的第一名或第二名,否则就得整顿、裁撤或卖掉。然而,1995年,就在内部主管训练中心的课堂上,一群中阶主管却告诉韦尔奇一个震惊的讯息。他们说,韦尔奇的这个愿景,正在扼杀公司成长
3、。事业部主管并未竞相追求成长,反而玩弄手段、窄化市场定位,以便成为所属市场中的龙头,公司因此失了许多机会。面对这个当头棒喝,韦尔奇的因应对策就是修改想法。不久,他提出一个新宣示:每个事业部应该以市占率不及10%的领域为目标范围,并投入创造力和精力,找出吸引顾客的创新做法。韦尔奇表示,1990年代后期,GE能享有两位数的年增长率,都要归功于这一做法。GE是世界最大教导型组织这个故事具体说明了教导型组织的良性教导循环。在教导过程中,身为良师的韦尔奇,同时也从学生那里学到宝贵的实务信息,这使他跨越思考局限,进而传授新的想法。这种互动不但是GE过去二十年成就辉煌的重要
4、原因,也将使它继续维持全球最有价值企业的地位。韦尔奇留给接班人伊梅尔特的是一个世界级的教导型组织。在这里,人人教导并学习,因此日益聪敏睿智。伊梅尔特本人正是这个教导型组织的杰作,他也相信,GE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成为优秀良师。成功制胜的领导人都是良师,成功制胜的组织也会鼓励教导,这种组织是被有意地设计成教导型组织,所有经营流程、组织结构及日常营运机制全都建立在促进教导。更重要的是,成功组织的教导模式独具特色,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教导的模式。整个组织里,各层级的“教师”与“学生”彼此教导与学习,构成一种良性教导循环,激发更多学习和教导机会,也创造更多新知识。
5、良性教导循环让成功企业的员工日益聪敏,更有凝聚力和活力。http://www.taoke.comPage24/24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要在组织内创造知识和凝聚力,关键就是不断扩张、螺旋状的良性教导螺旋。这种相互教导的模式,带动越来越多的组织成员加入,也在促使人员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创造知识。教导型组织是为了培养领导人创造教导型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组织培养领导人。领导人的特质,就是要能聪明思考和行动,又能教导其它人。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制胜,领导人必须能认清顾客需求,并快速而有效地满足他们。为了要成功不坠,领导人还必须教导其它人成为领导人。这意味扩大教导范围,让组织的
6、每个层级、每个人都提升领导能力。这也意味打造培养新一代高阶主管所需能力的养成管道,是企业长存的关键。授课专家简要介绍台湾刘成熙老师曾是台湾著名律师,拥有8年的律师生涯和7年的高管实战管理经验,10年管理咨询与培训功底,全面深入了解两岸三地企业特点(国企;私企;中资;外资企业)的全部营运,以国际化的培训理念,传授学员实战思路,透过突破习惯领域,用行动学习的方法;让学员成功突破心智模式,让学员产生行动带领企业再创佳绩)。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研讨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实务演练行动学习课程目标:http://www.taoke.comPage24/24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学习
7、了解良性教导的循环如何建立教导型的组织文化与行为教导型组织推行步骤与切入点如何在推行中克服高层团队的抗拒全员双向教导与学习创造组织学习的营运机制课程特色:针对教导型组织建设以推动上之必要共通课题研究其相关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概念。融合各个企业实践的经验与精髓,不断与时代同步迈进;是确实经得起时代验证的管理者培育课程协助主管在面对挑战与问题上,讨论与分享意见,不仅具备管理实务的概念,亦从彼此分享及个人经验中学习,易于落实与应用;系以实务应用为导向的课程。扁平式的课程架构,单元间脉络相承,相对呼应,藉以建立整体性的管理概念。以参与受训人员的知识、智能及经验为主,采取
8、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意见交流及研讨,以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