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812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挖掘文题潜资源 生成课堂显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挖掘文题潜资源生成课堂显精彩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文的题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统领全文的作用。抓住了课文的题目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但在实际教学中,文题常常只作为板书的摆设或一读而过。深究文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为课文教学埋下伏笔,做好铺垫,还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文题三读,读出见解 朱熹谓读书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读,口到;看,眼到;读出问题和感受才是心到。而这“三到”之中,心到尤为重要。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理解内容,读出个人的见
2、解。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读为主线,采用多种方式来读,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通过读文题,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思考、理解,读出富有个性的见解。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文题“三读”。一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二读,读出重音,抓住课题中的题眼,学生一下子就找到“游”字;三读,读出问题,读出感受。第三次读文题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到‘游’字时,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有的学生说:“读到‘游’字时,我想
3、到了鱼怎么游到了纸上?我觉得太奇怪了,可以用‘惊讶’一词来概括。”有的学生说:“鱼游到了纸上不就死了吗?鱼游到纸上的事情不太可能吧?我用‘怀疑’5一词概括。”……学生的见解精彩纷呈。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指名让一位学生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做出相应的表情,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把文题读深、读透,读出了个性,读出了见解,读出了自己的感悟,使文题更鲜活了,形象更鲜明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也更清晰了。学生对文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理解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文题质疑
4、,激发探究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习一篇新课文的时候,学生总是满怀期待,充满好奇和憧憬。这时,我们不妨从文题切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来学习新课文。学生往往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更用心地去思考,会更积极地去探究。而教师也能从质疑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的初步认知和学生的需求,从而在课的一开始就更为准确地把握学情,及时调整,顺学而教。 如教学《比本领》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出示文题,问学生:“仔细读读题目,你有
5、什么发现?”话音一落,马上有一位学生举起小手:“没有写出是谁和谁在比本领。”教师顺势在一旁激发阅读兴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比什么本领?”“谁赢了,谁输了?”“为什么要比本领?”“赢了有奖品吗?”……问题看似只是简单的表象化文题,却都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反映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帮助。5 也有教师认为,当学生学会预习后,课堂上,课文对学生已不再具有足够的新鲜感,这时连导入都会显得有些多余,对文题的质疑更是会形同虚设,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
6、其实不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点燃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也是学生针对文题提出预习困惑的好时机,教师能从中捕捉到许多实施教学的有效信息。如教学《一个这样的老师》时,先让学生读文题,找题眼,紧接着质疑。学生一下子就将目标锁定住“这样的”3个字,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吗?”“这样的老师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教师让学生围绕课题,从众多问题中整理出中心问题:“怀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这是个极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既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学
7、生心中的疑团,也是解读这篇课文的路标。随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不但调动了获取知识的兴趣,积极思考,还逐渐提高了质疑的水平。 三、文题辨析,体会精准 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为了充分呈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辨析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凡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地方,也就是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评估、质疑、权衡的地方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在辨析中锤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感悟力。5 文题往往精准贴切,是课文内容的
8、高度浓缩和概括,也是课文内容结构的一种提示,更是学生有效阅读文本的一盏航灯。有时,文题中的一两个字就能生动传神地传递出文章的主旨。有时,文题中的一两个字稍作改动,就会和文章的内容大相径庭。为此,注重对文题中的字眼进行赏析或进行原文题和不同选题的比较,不仅可以感受原课题的精辟,还能训练学生在习作命题上做到精准贴切、生动传神。 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文题中的“飞”和“夺”字用得真好,把红四团战士抢时间、攻天堑表现得生动传神,真可谓是:一个“飞”字力千钧,一个“夺”字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