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6250
大小:12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2
《元初翰林院职掌范围及其特征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元初翰林院职掌范围及其特征刍议 [摘要]元初翰林院经世祖、成宗朝发展,终成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并立格局。其中翰林国史院撰写元廷诏书、史书和应制文书、参议朝政、应对询问、参与礼仪活动、出任使节,以及为元廷举荐、储备人才。蒙古翰林院在撰书圣旨、译写诏书与实录、管理蒙古学外,也兼管蒙古、蕃部事务。此时期元代翰林院也形成了翰史合流、专职翰林、蒙汉并存、位高权异等特征,它们不仅反映了元初翰林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元初翰林院的重要历史地位。 [关键词]元初,翰林院,职掌范围,特征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2-
2、0028-08 中国古代翰林院自唐代始现至清末消失延续了近1200年,几与科举制度相始终。唐玄宗在开元初始设翰林院,二十六年(738年)另置学士院,此后翰林院为供奉、待诏所居,学士院参与诏书撰写。宋代学士院主要负责草拟诏书,翰林院转为宫廷服务。金代学士院设品级、定人数后转为正式官署。元代翰林院设于世祖初年,世祖、成宗朝时已成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并立格局。此格局不仅承继了唐宋翰林遗制,也因时代需要而有变化,为明清翰林院的发展开启了新方向。故笔者撰作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元初翰林院建置简叙16 元世祖初年即以身边文士充任翰林官或备顾问或参朝政。中统二年(1
3、261年)七月设翰林院、国史院后即以翰林官兼国史院官,王鹗、王磐、孟攀麟、王恽、雷膺、胡抵通等人即先后任职其中,以致“一时人才,搜罗殆尽”。至元元年(1264年)九月翰林国史院建立,所属人员即包括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翰林直学士、翰林待制、翰林修撰、应奉翰林文字等翰林院官,编修、检阅、典籍、经历、都事等国史院官以及椽史、译史、通事、知印、典吏、典书、书写等“吏员”。初设时其为正三品衙门,八年升从二品,大德九年(1305年)定为正二品。其间学士承旨多为从二品、学士正三品、侍读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正三品、侍读正五品、修撰从六品、应奉翰林
4、文字从七品。大德九年起承旨升正二品,其余各职品级亦有调整。至元六年(1269年)该院有学士承旨3员、学士2员、侍读学士2员、侍讲学士2员、直学士2员,十四年增承旨1员,十六年加侍读学士1员,十七年再增承旨1员,二十一年加学士2员,二十三年增侍讲学士2员,二十七年增承旨1员。大德九年时有学士承旨7员、学士4员、侍读学士2员、侍讲学士4员、直学士2员,共17人。吏员则无品级,总人数多于翰林官。 至元五年(1268年)十月和礼霍孙、独胡刺以翰林待制兼起居注,翰林官始兼他任。八年十二月至十八年翰院亦兼太常寺职事。十年九月元廷“以翰林学士承旨和礼霍孙兼会同馆事,以主朝廷
5、咨访及降臣奏请”,二十二年正月始“命礼部领会同馆。初,外国使至,常令翰林院主之,至是改正”。十八年集贤院并入后称翰林国史集贤院,所属官也以“翰林集贤”16署名,集贤院职任即为翰院所兼。二十二年集贤院分立后翰院仍其旧。其时“国子学以待制兼司业,兴文署以待制兼令,编修官兼丞”,翰林官时兼国子学、兴文署、秘书监职。然至元十二年三月元廷“分置翰林院专掌蒙古文字,以翰林学士承旨撒的迷底里主之”后,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各司其任,前者“仍旧纂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后者专事蒙古文事。世祖年间二院同为从二品,大德五年(1301年)蒙院先升正二品,所属人员除写圣旨必阁赤、通事
6、、管勾外诸翰林官名称、品级与翰院同,故《元史》日“品秩并同翰林国史院”。初立时蒙院有学士承旨1员、直学士1员、待制2员、修撰2员、应奉4员、写圣旨必闺赤11人、令史1人、知印1人。大德九年(1305年)时设承旨3员、学士3员、侍读学士1员、直学士1员、待制2员、修撰1员、应奉4员、写圣旨必阁赤11人、蒙古必阁赤4人、知印2人、管勾1员、司直1员、都事1员。因元初其他官署与之无分合之举,其外部关系颇简单。 二、元初翰林院的职掌范围 元初翰林院的职掌范围在世祖、成宗朝亦基本形成。元人李冶曾曰:“翰林视草,惟天子命之,史馆秉笔,以宰相监之,特书佐之。”《事林广记》
7、言:‘翰林国史院管编修国史。”《元史》载翰院“仍旧纂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可见,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即为翰林国史院三大职掌。然太常寺、会同馆、集贤院与翰院的分合无疑对其职掌范围也有影响,其实际职任实不止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三项,诸如荐举人才、参议朝政、商定礼仪等即是其基本职任。 其一,翰林国史院负责撰写元廷诏书。世祖初年,元廷诏敕多出翰林官之手,如王鹗任承旨后“诏诰典章,皆所裁定”,王恽任修撰后“16诰命宣辞,颇与定撰”。而元廷颁布的诏敕又以“国朝以国语训敕者日圣旨,史臣代言者日诏书”的撰写为要,所谓“建元初,命官犹皆有训,辞简古尔雅,皆出于翰林”,“
8、内则王侯之拜封,百官之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