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609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唐僧身上的儒家气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僧身上的儒家气质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是如来佛祖的第二弟子转世,刚满月就被投江,后被法明和尚收留养育成人。他从小在佛门长大,精通“小乘教法”,正所谓“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受封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领旨开展取经事业。按理,这应该是一个得道圣僧。但是,细读小说,唐僧这个佛门弟子身上扑鼻而来的却是儒家气质,他的身上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思想。 一、强烈的忠君思想 小说中,唐僧取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渡或者普渡,而是为了唐王朝“江山永固”;直接原因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如第13回,他声称取经是为了“圣主皇图永固”。第85回,被妖怪捉住,他首
2、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今若丧了性命,可不盼杀那君主,辜负那臣子?”并对樵夫说:“事君事亲,皆同一理。你为亲恩,我为君恩。”其忠君爱国的儒生情怀表露无遗。5 唐僧给人的印象,就是爱哭,尤其面对高山大河或者困难险阻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总是涕泪横流,表现出无尽的恐惧与忧愁。取经路上,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不仅有妖精人为地设下重重陷阱,更有因自然条件的恶劣而造成的种种险阻。唐僧对高山大河的恐惧与忧愁,一方面固然是来源于人类自身对自然的崇拜而产生的敬畏心理,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对前途吉凶未卜的担忧。在他看来,自身的安危存亡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完成君主交付的任务。对于他来说,
3、取经的首要意义是对君主效忠。取经在这里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内涵,即取经的成败已不是个人的事情了,它转而成为国家兴亡盛衰的关键所在。如第85回,他流泪对樵子说:“樵夫啊,你死只是一身,无甚挂碍,我却死得不甚干净。”樵子问何故,他回答道:“我本是东土往西天取经去的,奉唐朝太宗皇帝御旨拜活佛,取真经,要超度那幽冥无主的孤魂。今若丧了性命,可不盼杀那君王,孤负那臣子?那枉死城中,无限的冤魂,却不大失所望,永世不得超生;一场功果,尽化作风尘,这却怎么得干净也?”正是出于一种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诚和责任,唐僧义无反顾地踏上取经的道路,即便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没有后退过半步。 二、儒家推崇的君子人格
4、取经路途千里迢迢,困难重重,危机四伏,既有高山大河等恶劣自然条件的险阻,又有虎豹妖魔为了吃唐僧肉而千方百计布下的陷阱。唐僧虽然清楚此行“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仍然勇往直前,毅然前行。而且出于对国家和对君主效忠的思想,虽然一路上常常被恐惧和忧愁压得涕泪横流,亦义无反顾,毫不退缩。 一路上,他把持住自己,顶住了财势的诱惑、美色的引诱和权势的笼络。如第23回,观世音与普贤等变成母女四人,以丰厚家产作陪,招赘师徒四人为婿,唐僧虽然“好便似惊雷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但还能“不忘本”,被评价为“圣僧有德还无俗”5。第54回,长得非常漂亮的西梁女国国王,愿以一国之富
5、,招赘唐僧为夫,并让他南面称孤,自己为帝后。唐僧为了让女王签了通关文牒,接纳孙悟空的计谋,假意答应留下来为婿称帝,待女王签了文书,一起送三个徒弟出城后才慢慢走下龙车,与女王拱手作别。还有第55回蝎子精逼亲,第64回杏仙女要与唐僧“耍子”等等,唐僧都能把持住自己,守住自身的清白。 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人生气节的推崇。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正好从阴阳两个方面,对君子人格作出规范:一是要求君子具有强健的个性,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二是要求君子具有高深的道德修养,为了真理,为了正义,可以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于生命。这些都为历代
6、儒生所推崇,并构成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特征。唐僧为了效忠国家与君主,顶住恐惧与忧愁冒死求经,经历众多磨难亦毫不退缩,而且不为财势、美色和权势所动,正是这种儒家推崇的君子人格的典型体现。” 三、儒家的处世原则 唐僧虽然常常口口声声以佛理教导别人,但更多的时候,他脱口而出所讲的却是儒家的道德伦理教条。如第24回,他对明月童子说:“常言道:‘仁义值千金’,教他赔你个礼,便罢了。”第27回,他对白骨精说:“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随从。这个是不守妇道了。”对孙悟空说:“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
7、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第36回,他说:“人将礼乐为先。”第47回,他教育三个徒弟“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第80回,他对孙悟空说“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等等。不经意之中时时刻刻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教条作为价值标准,这深深表现出唐僧的儒家处世原则,同时也散发出他身上那种封建儒生特有的拘执和迂腐。 四、不乏儒雅风流. 取经路上,虽然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