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5382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2
《互文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文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把互文性理论的思想植入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互文本,让学生在互文本和原文的对比研究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互文性教学。由于文本互文性、学科互文性的广泛存在,将互文本引进课堂,对学科知识及跨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文本中进行比较、印证和考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互文性;互文本;互文性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2、“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互文本的引进,解放了老师,同时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思辨精神也得到了培养。推而广之,我们认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互文性理论的思想,引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基于此,我们提出“互文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对互文性现象和互文性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图在小学各学科中构建互文性教学的新方式。 二、课题的界定9 本课题涉及三个核心概念:“互文性”“互文本”“互文性教学”。 (1)互文性: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
3、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彼此牵连的现象。关联性是互文性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不仅文本存在互文性,思维也存在互文性,具有关联性的思维现象也可以用互文性来理解和阐释。 (2)互文本:互文本是进行互文性教学的工具,在本课题中,互文本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的,指与原文本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背景、修辞等方面具有相近性或相关性的实体文本,如文学作品、文学评论、背景资料、声像资料等。另一类是意识性的,指在解决问题时所用到的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方法,如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 (3)互文性教学:把互文性理论的思想植入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互
4、文本,让学生在互文本和原文的对比研究中,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称为互文性教学。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联系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一个成分或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联系观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互文性理论的文本观: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文本时可以参照其他文本。我们也可以由此联想,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理解某个知识点可以参照学习其他知识点的方法与过程。9 (3
5、)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本课题中通过互文本进行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 (4)现代教育理论的课程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因而,把具有互文性的文本引进课堂成为可能,开发互文本是建设课程的一种途径。 (5)创新理论的创新观: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熊彼德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本课题以互
6、文本为媒介,从学科知识重组和跨学科知识重组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互文性教学规律,建立互文性教学规范,提出互文性教学策略,完善互文性教学理论,规范互文性教学实践。 (2)通过互文性教学,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9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成为文化地带
7、,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 1.互文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由于互文性的广泛存在,互文性教学也有意无意地存在于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因而对互文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必要性表现在:①对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②对未来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③学生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其可行性表现在:①教学资源上的整合与重组;②教学手段上的媒介运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