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5222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多元解读,渗透人文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元解读,渗透人文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观点的不断更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过去强制灌输的单一解读,到现在倡导的多元解读,更加注重了教学的灵活性、人文价值的回归。笔者就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运用多元解读的有效策略,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挖掘文本,品味内涵 注重文本的解读要深入挖掘素材,看到文字背后所体现的人文气质,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扎根文本,才能带给读者精神愉悦。 例如,在《家》的一文中思想感情的表达,教师可以充分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挖掘文章所表达的意图。例如:白云、
2、小鸟、鱼儿、种子被我们送回了家。那么,它们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吗?自由吗?我们的家和白云、鱼儿的家有什么共通之处?当学生主动去思考时,一定会联想到课文里陈述的物象事实:白云、绿草,以及我们身边的社区是一个感悟自然的过程,培养对自然的兴趣的过程,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4 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回归离不开文本的挖掘。文本是文学的基石,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因此,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尽量发挥好阅读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文本知识,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灵魂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到文本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才能真正上好课。 二、充分预设,生成精彩 观点的
3、交融是思想的火花,是人文精神的聚焦。阅读,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读者个性化行为。充分预设,可以说是对阅读行为的一种精神旅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体验丰富自身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得到更新颖的观点。 例如,在讲述《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预设不同的情况。站在人物的立场思考,琢磨不同人物的心理,体会真实历史人物的品质,体会将相的胸襟和气度并且可以转化角色,例如:教师提问:“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能以不同的视角,想一想另外一个不同于课本的结局?”学生思索了一会,各自写出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发言。有的说:假如当时由于廉颇的居功
4、自傲,处处为难蔺相如,故意生出事端。在国内引起了赵王大怒,赵王对廉颇不满,处决了廉颇。一代将才就此陨落;有的说:廉颇自认为不受赵王重视,远走秦国。然而并没有受到秦王重用。秦王趁机发动战争,攻打赵国,赵国因缺乏将才,无力抵抗,百姓遭受流亡之苦,最后灭亡;还有的说:蔺相如主动请辞隐退,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三顾蔺府,请其出山,最后共同辅佐赵王。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中可能体现的种种情况,学生通过不同的结尾续写,体验到将相不和的严重后果,也懂得了古人的胸怀和韬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充分预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
5、活力,带给他们充实的课堂体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是加强人文精神的保证。4 三、实践拓展、升华情感 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适当拓展,把理论付诸实践,往往可收到深化认识,多元解读的效果,提升人文关怀。 例如,《有趣的发现》一文中所描写的是达尔文通过对昆虫体态特征的观察,反复思考,总结出了其形成的这种状态的原因。对于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来说,对一些植物的特征不是很清楚,不能准确的分辨出植物的名称和类别。把学生放到自然中,亲自体会、观察,从而锻炼他们观察能力,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在实践开始前,整理出了下列问题,以便学生更有目的性的开展活动。如麦苗和韭菜的区别,细心观察,总结异
6、同点;绿豆角和豇豆角的差别,叶片特征等,这样观察实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真正的深入生活,对具体的植物形态进行甄别。对户外的学习,既给了学生一种户外活动的参与感,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每一位学生留下印象的深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延伸,价值多样化发挥,进行有创造性的实践,有意识的观察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深化了对人物品质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了课文的内涵,加深了人文修养。这种有针对性具体实践解读的做法,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走出课本,不拘泥于课本,是学生生活的拓展、思想的飞翔和个性的舒张。 多元解读是丰富课文内涵、体现人文精神、提升人文
7、素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渗透人文精神,把握正确的的价值导向,避免走入多元解读的误区,和学生共同寻找多元解读的着力点,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价值意识,从而升华人文气质。4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城中小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