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336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如何使沉静的语文课堂“活”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使沉静的语文课堂“活”起来 “真烦人,下午又有语文课了!”我想:无论哪位语文教师,听了学生这句话,心里都会不平静的。语文本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一门工具学科,抛开它的工具性不谈,单是内容就应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可现在语文课怎么招致学生这样的反感呢?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上。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已养成了独霸课堂的习惯。为了应试,教师惟恐对知识讲得不深、不透、不全,所以课堂上教师大讲特讲,殊不知,这一讲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
2、的兴趣,使语文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开启心扉,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合作学习 要使学生“信其道”,先要使之“亲其师”4。所以教师在为人和治学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要求教师首先对事业、对学生有强烈的爱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你。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妙语连珠,挥洒自如,艺术
3、地驾驭课堂。再次,注意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变为参与者,由语言的垄断者变为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个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乐学、乐知”。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生对学习以及对学校和同学的态度。我新接的初一140班,把学生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小组,教学过程中凡属个人钻研仍不能理解
4、的重点难点,都让四人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则在全班开展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小组议论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作用,对差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竞争伙伴。这种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群体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同时有利于形成内聚内强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课堂讨论以小组议论形式进行外,基础知识竞赛,智力游戏抢答活动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四人小组成为互帮互学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诱发学习的紧迫感,每次我们都规定了小组议论的时间,对议
5、论结果快而准的小组,及时进行表扬。将小组的成功与小组每个成员参加议论的状况联系起来,使小组成员都能感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培养当家作主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的作用。这样的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学化学生的认识。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往往能拓宽思,激发思维的火花,深化学习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和全班的群体交流,发言者都要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交锋。这是对听说能力
6、的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特别是竞赛。4 二、设计导语,营造学生进入状态的氛围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用这句话来概括导语的作用也是恰当的。用有趣的故事导人,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用问题导入,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用小道具、小实验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用音乐或诗歌导入,能带领学生的思维进入某种氛围……教师只要根据不同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绝唱》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唱流行歌曲,有没有喜欢听戏曲的?你知道我国有
7、哪些戏曲形式?你对梨花大鼓了解多少?一连串的问题渐次把学生由感兴趣的熟知的事物引到陌生的事物上来,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时用课件放表演梨花大鼓使用的乐器和演唱情形,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大概了解。这个导语很自然地把学生领进学习的最佳状态中。 三、发扬民主,创设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 叶圣陶说:“文学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生动的比喻阐述了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学生读懂作品,领悟作品与作
8、者产生共鸣,可是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设身处地去领悟的结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发扬教学民主,把课堂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一)读。课内采取多方式阅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略读、精读、品读。课外培养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感悟。4 (二)议。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来设疑。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问题可以是教师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