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294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基于人才成长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人才成长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从利用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携手家庭教育做好德育工作、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三方面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07-01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花季年华,初涉人生,这个时期如果不对他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他们很容易迷失人生的航线,步入歧途。当前,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不同观念意识的冲击,二是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有所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利用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德育4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其中有很多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等。这些传统美德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
3、中要利用好传统美德的德育作用,让青少年认识到发展和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离不开传统美德的支持,传统美德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成为每一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品德。 二、携手家庭教育,做好德育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意义深远。现在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父母长辈多放纵娇惯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唯我独尊,在困难挫折面前容易灰心丧气,或铤而走险,做出极端行为。虽然现在的学校都实施了素质教育,但个别学校面对升学率的压力仍重智轻德,使青少
4、年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应试压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道德品德教育最长久的场所。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他们只负责满足子女经济上、生活上的要求,孩子的教育问题则都丢给了学校,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他们没有负起对子女教育的家庭责任。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电话、家长会等形式与学生家长联系,宣传家庭教育知识,组织优秀的家庭教育代表宣讲经验,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
5、方法,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让家长明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做孩子的好朋友,理智地爱孩子,提高他们各方面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 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学校的德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利用好学校资源对学生展开德育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 1.利用好思想品德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 思想品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
6、导学生在处理周围各种关系中形成自我的道德品格。教师要好好把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落实每一个教学点,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亲身去体验;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去实践;多给他们一些挑战,让他们去战胜;多给他们一些平台,让他们去展示自我。教师在上课时,不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讨论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感动,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让他们
7、感悟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责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德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活动,可以从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要以人为本,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校园活动,加强德育工作。现在有很多适合学生参与的具有公益性的活动,如绿化校园环境、为贫困山区儿童献爱心、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等,都可以对学生起到德育的作用。学生在开放性的校园活动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到助人的乐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就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德育,形成良好的品格。同时,教师组织
8、的活动形式要新颖有趣,内容要充实,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4 总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德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8(07). [2]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