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3944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人文精神培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人文精神培育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貌,也在改变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高职院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提升和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然而,科技是由人创造的,现代化的科技应用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是先化人再化物,才能实现图书馆真正的价值。图书馆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对读者、馆员和管理者来说,这也是整体的职能要求和社会所需。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是提高师生素质的重要场所。面对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如何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吸引更多的读者走入图书馆,是各高职院校
2、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树立人文精神,为广大读者提供人文关怀,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充分利用图书馆,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展。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的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7的服务宗旨,倡导积极向上的阅读理念,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创造和谐美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引导管理者和读者实现对真善美的认知与思考,体现对人的价值、尊严、生存意义和生活学习质量的关怀,实
3、现图书馆的真正价值。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价值坐标。 国内最早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研究,在图书馆学理论文献中,是蒋永福先生最早在1991年采用了人文精神的提法,他说:“人本主义图书馆学所极力提倡的是人的主体性,及弘扬人文精神,它要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土壤中,全面实现人性的复归。”1992年,程焕文先生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和阐述了“人文图书馆学”的概念,他指出:“一种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图书馆学流派已呈现出形成的潜势,这里姑且把它称为‘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人文精神在我国首次公开提出,是1998年吴??先生在《图书馆》19
4、99年第一期发表的《图书馆与人文关怀》。但是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才渐显成效。根据韩继章先生对人文图书馆学的划分,近年人文图书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年~2004年),这个时期是人文图书馆学研究的培养孕育期,各项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实践不足;第二阶段(2004年~2005年7月),这个时期是人文图书馆学研究的高峰期,人文精神研究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自此,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图书馆人文建设的重要性7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
5、貌,也在改变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高职院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提升和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然而,科技是由人创造的,现代化的科技应用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是先化人再化物,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真正的价值。图书馆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对读者、馆员和管理者来说,这已是整体的职能要求和社会发展所需。图书馆的人文建设大体呈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它是图书馆建设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图书馆的物质文化体现在个性化的图书馆建筑、特色馆藏资源等,精神文化体现在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提供的各种服务等。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物质
6、文化的支柱。近年来,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吸收、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更多鲜活的教育理念,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化建设。 三、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设想 1.构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理论体系,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文状况是各自为政,人文建设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图书馆人文精神理论体系,由国家图书馆学会的专家学者来定义规划形成纲领性的文件,用于指导图书馆人文建设工作。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才能更具发展潜力,同时科学
7、精神只有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才能更具生命力和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让图书馆的新技术新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图书馆的地位,让图书馆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深化和升华。 2.构建丰富的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充实的精神食粮7 人才、管理和资源是图书馆管理的三大要素。资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馆藏文献资料结构的特色化,二是文献信息服务的特色化。高职院校的发展要走特色名校建设的路子,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同样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自己的品牌特色资源和特色服务。从藏书结构上来看,馆藏图书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基础上,要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特色藏书是馆
8、藏建设的核心和主体。如服装院校图书馆,立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满足教学科研基本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