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

ID:3150305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_第1页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_第2页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_第3页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写字教学为抓手,培养静心和恒心  [摘要]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静文化”,培养学生的静心和恒心,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写字教学静心恒心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1-017  “静”和“恒”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写字有“恒”,何愁内心无“静”呢?下面,以在写字教学中如何渗透“静文化”略谈几点建议。  一、书法传说故事中的“静”和“

2、恒”  让学生做到“静”和“恒”,要引导他们将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如在刚开始教学写字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人称‘书圣’4。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七岁的时候,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受喜爱和夸奖。王羲之每日起早摸黑不断地练习,简直入了迷。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

3、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着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沾了吃。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品味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写字和做事,都要静心、用心、有恒心。  二、聆听教师方法时的“静”和“恒”  汉字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好抓手。汉字的收放、疏密、避让、呼应等关系,正是守规则、懂谦让、仪态端庄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体现。教师在写字教学时,让“静”和“

4、恒”贯穿始终,可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1.保证时间“静”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经历,在40分钟的课堂内将课文学完后,讲字、写字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写字教学成为“走过场”。在初学阶段,汉字的分析主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再总结、提炼,进而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教学之前还要给学生一个调整状态的准备,而教师千万不能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习惯、品格、态度的培养。  2.过程性示范“静”  教师教学时必须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如教

5、师的范读范写等。就拿范写来说,教师的一笔一画、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写字示范,能够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提笔写字时的“静”和“恒”  1.保证时间”静”下来写字4  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我一直坚持做到,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保证在课堂中完成,如果这节课的时间不够,余下的任务留到下节课再完成,因为提笔即练字,作业即作品,前提条件为时间充足。当然,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教师也需要特别重视。  2.保证写字时环境“静”  安静的环境是气定神闲的外在条件。在写字教学时,不仅学生要保持安静,教师巡视时

6、对个别学生进行指点也应小声交流。  3.端正坐姿时做到“恒”  身不正不提笔,坐不正不写字。良好的坐姿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持久的练习中领悟坐姿端正的平稳美、书写态度的庄重美、平心静气进入书写的豁达开阔美,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写字教学虽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方法,让学生坚持不懈,常用的方法有写字前利用手指操来放松筋骨、写字时利用简短的儿歌进行提醒等。另外,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四、不断评价反思中的“静”和“恒”  

7、当学生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即引导学生对书写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整个书写过程进行自我反思。4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如一个学生描红时总是漏红,说明其在描红时不够静心,做事不够恒心;一个学生写的字总是大小不等,说明其在书写的时候意志力不够坚定,静心和恒心都没有做到。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反思的角度和方法。学生经过反思后,教师再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采取自我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反思进行总结和书面化,

8、并张贴到班级阅读栏里,让其成为学生督促自我、促进生生之间共同进步的镜子。  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渗透“静文化”和“恒文化”,能培养学生的静心和恒心,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特约编辑木清)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