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

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

ID:3150259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_第1页
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_第2页
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_第3页
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长的手可“择”道而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直接起到了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人力的巨大作用。承载着担当与责任的这双手握着学校发展的“方向盘”,那么,该选择哪条路才能将师生带向幸福的远方呢?  一、行路“舵手”――秉“用情”之道  要想掌好舵,校长得依“情”而往,随“情”而为。一是关注“域情”,即对学校所在区域的情况了然于心,做到“世事洞明”。要多关注“上情”,把握教育发展动态,捕捉教育发展信息,与上级步调一致,始终不迷失方向;又要“沉下去”,洞察“下情”,了解教师的工作,知晓学生

2、的所思所想。既要明白“社情”,收集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看法,还要体察“民情”,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落实精准资助和因人而异的家庭教育辅导。二是把握“校情”,即通过对校园文化、职业操守、专业素质、学业规范、安全防范、后勤保障、考核评价等教育教学相关体系的完善,推出一套能够促进师生成长的“幸福法则”,让学校师生自觉成为“跟船人”,用自己管理团队的“辛苦指数”换取大家的“幸福指数”的提升。三是把脉“人情”,即聚合学校人力资源团队中的各方优势,将人与事、人与物、事与物智慧对接,形成勇于向上

3、、向前的“人缘”关系。  二、终身“学手”――探“恒学”之道4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应将终身学习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学政策,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学管理,使依法治校得心应手;学业务,让自己的学识“保鲜”。常言道:“读的书有多厚,走的路就会有多远”,校长应该有选择地阅读专著、名篇、警语以及能够指导校长工作的书报,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仅学不思、不干是没用的,盲干是更没用的。曾有人这样描述校长的思考与工作:“当你忙得不可开交时,要反思是不是干了别人该干的事;工作做不好时,要反思是不

4、是没有聚合团队的力量;感到自己没任何进步时,要反思是不是没有解放思想”……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依理而干。善于带着“干”中遇到的问题回头来学、回头来思。真正做到学有所获、悟有所得、干有所成。  三、教学“能手”――崇“精业”之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不可能万事精通,但干一行就得专一行,成为这一行的行家里手。笔者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什么生态下,都应以教学为抓手,校长就得率先“信教”“乐教”“专教”。如特级教师孙双金刚刚出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时,撇开学校开学的其他事务参加了语

5、文组教研会,竟然在会后就邀请该组全体教师听他的公开课。第二天他呈现的“绝活”博得了全组人员的喝彩,其行为赢得了学校所有教师的称赞。又如:一位记者向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提问:讲台有什么“魔力”让你如此“痴迷”?她说:“4我的人生有近30年的时光都是和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的。只要一站在讲台上,我就会变成另外一个窦桂梅,这不是我的职业,这已经成为我生命的惯性。教育工作者不能关起办公室的门搞教育,必须亲自走到教室里发现问题,了解老师们的困惑,了解学生现在在想什么,把脉诊断,有的放矢。”这位把教育当“命业”、视讲台为人生“主

6、场”的校长,在全国真正“捧起”了一张语文教学的“名片”。  四、成长“推手”――聚“用力”之道  针对教师,校长应借力而扶,聚力促成。除了自身的影响力之外,校长还要用好“三种力”。一是“校力”,即学校的力量。为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与成长的“场”,少些形式主义,多些内涵发展,例如:制订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好“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工程”“名师工程”,落实好“奖优罚劣”激励机制等,真正营造出时时都是教师学习与创造之时,处处都是教师学习与创造之地的内部环境。二是“外力”,即通过外围的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走

7、出去,与外面的专家零距离接触,感受大师的教育情怀和教学艺术,让教师找到差距。让名师、专家走进来,开展问题“会诊”,为教师解疑释惑,帮助教师确定成长目标。三是“内驱力”,即教师自己在专业成长中体现出来的“内驱”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基础,内因才是关键。要让教师自觉增强学习意识,向书报“采蜜”、向名师“探路”、向网络“问经”,在选择中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在批判吸收中呵护自己的教学个性。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让我们在教育实

8、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助推,在助推中最大化地配置和激活自身的“内核”。  五、名利“净手”――扬“清风”之道  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不为名而累,曾在生前撰文辞谢“国学大师4”“学界泰斗”“国宝”等桂冠。著名学者钱钟书不为利而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特邀他讲学,待遇极丰,但被其拒绝,此举令大家折服。大家可能认为他们是名人,其实不为名利所动的平凡校长也有很多,许多乡村点校的负责人将累与苦牢牢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