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0076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策略有效性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德育策略有效性初探 摘要: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中学寄宿制学生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德育和管理为着眼点,从学习知识、融入社会等方面找到突破口,提出问题观点,来探索一种良好的农村学校寄宿制学生德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德育方法;农村中学;寄宿制学生 一、提出观点、概念 1.德育方法。着眼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现状,德育方法教学已迫在眉睫。德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们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发生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现在学校一贯采用说教法,即通过摆事实、
2、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思想品德,来实现所谓的德育教学,但往往这种方法收效有限,很难深入学生的内心,因为农村中学寄宿制学生的性格普遍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因此这种方法通常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厌烦。所以探究农村中学寄宿制学生德育方法已经成了重要的课题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4 2.农村中学。农村中学主要是从区域来划分的,是指相对城市而言的乡镇中学。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域相对偏远,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停滞不前,屡屡出现师资力量短缺和学生素质偏低等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农村中学的教师一是课时多,教师批改作业和备
3、课时间紧;一是事务性工作过多,一名老师需要完成几份不同岗位的工作,而农村中学一般是一乡一校,这种模式相对分散,师资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使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3.寄宿制学生。很多农村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留给家中年迈老人照顾,而老人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等方面难以赶上父母,学生就成为寄宿生。这样的现象使得寄宿制学生常常表现出:(1)生活缺乏亲情,学习令人担忧。由于老人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2)心理存在缺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
4、交往能力也较差。 二、探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探究的目标。充分利用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长,以个体兴趣为主来开展差异教育,让每一个寄宿生得到综合有效的发展;针对寄宿制学生通常比较恋家的心理,采取对寄宿制学生教育的最佳途径,让留守学生把学校当成成长乐园;由多方面来总结出农村中学生寄宿制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在地区形成管理例子。 2.探究内容。重点探讨如何纠正寄宿制学生在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孤僻、偏激、狭隘等心理偏差,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农村寄宿制学生的潜能与特长挖掘,探讨从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等方式来实现其全面发展,最终让每一个寄宿留守
5、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探究的重点。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学生寄宿制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是农村中学寄宿制学生管理和德育方法的研究。 三、探究方法4 通过分析探究,制订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寄宿制学生有效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各地区、各校有关寄宿制管理办学经验,在收集、整理过程中作出判断和取舍,为此问题探究提供理论指导,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考察寄宿学生个体和群体生活、学习情况,随时注意学生出现的个别化和趋向化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办法,不断改进老师和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德育管理行为。 四
6、、主要观点和策略 1.主要观点。为了解决寄宿制学生德育管理中的问题,就必须先优化学习和生活环境,规范农村办学的管理,提高农村学校办学的凝聚力,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学校探索教育与社会、家庭联合进行积极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寄宿制学生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各自独有的进步和发展,使留守学生能更好地完善人格,形成良好品质,奠定良好的人生发展基础。 2.建立适当的家校联系制度,学校与家长和监护人之间建立固定的联系,来互通信息,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在家表现。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与家长及时沟通留守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偏
7、差,让家长以高度认真的态度看待此事。 3.老师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德育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对“留守学生”应视同己出,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留守学生。天气变化时,情绪变化时,学习进步与退步时,都应给予适时的关怀和开导。4 4.学生的成长学习之路,心理过程的形成尤为显著,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了解学生的内心。据心理学家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专门为学生设心理诊疗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交流活动,开展德育有关方面的心理知识讲座,或者组织其看有意义的网络视频等。 关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寄宿制
8、“留守学生”的德育策略实施,光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方面,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也期待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