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ID:31500352

大小:12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12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_第1页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_第2页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_第3页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_第4页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摘要:沈阳故宫是清迁都北京前的帝王宫殿,也是清迁都北京后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使用的行宫。其自1625年兴建,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后一批增扩建工程竣工,建筑活动经历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朝代,前后持续158年,最终形成几个时期宫殿建筑并存的积累式面貌,占地6万多平方米,东、中、西三路并列,共有清入关前后建筑100余座、500余间的庞大建筑群,表现了明显的“分期建造,相互融合”的特点。沈阳故宫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还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如满族高处筑房的生活习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皇宫规制的融合构成

2、了皇太极皇宫的空间形态,是北京故宫之外全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廷建筑群之一。  关键词:沈阳故宫;营建;空间布局;文化特色  沈阳故宫位于清朝入关前最后一个都城――沈阳(盛京),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二年(1637年)始具规模,乾隆时期有所增建、改建,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终建成,前后历时158年。沈阳故宫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分别为努尔哈赤宫殿、皇太极皇宫和乾隆行宫。  一、努尔哈赤宫殿19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攻下沈阳城。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四,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迁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开始在沈阳城

3、内营建自己的宫殿。当时,沈阳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和十字形大街。努尔哈赤选择在沈阳城内正对南北向大街的北门(镇边门)里营建自己居住的宫.室,在沈阳城十字大街交叉口东南营建处理政务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宫室轴线与沈阳城的中心轴线合一,而大政殿与十王亭的轴线则与沈阳城中心轴线平行,位于其东侧。努尔哈赤的“宫”和“殿”相距约530米,体现了早期宫、殿分离的布局特点。  (一)太祖的宫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盛京城阙图》所示,努尔哈赤汗宫位于沈阳城北门(镇边门)里,是一组典型的满族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两院间以围墙分隔。第一进院落只设一幢三开间的院落门,正对沈阳城的南北

4、向大街。第二进院落建在一座由人工夯筑的高台之上,南侧正中为过道门,正对过道门的是一座面阔三间硬山琉璃顶的正房,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寝宫,东西两侧厢房亦是三开间的硬山建筑。按照满族习俗,努尔哈赤和大妃住在正房,侧福晋住在厢房。努尔哈赤寝宫的屋顶为黄琉璃周围镶以绿琉璃边的形式。  据《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十年(1625年)五月初三,努尔哈赤发布了一道命令:“夜间有事来报,军务急事,则击云板;逃入逃走或城内之事,则击锣;喜事则击鼓。”根据这个规定,在“汗之门置云板、锣、鼓。”这条记载告诉我们: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两个月后,努尔哈赤在沈阳的“家”(即宫)即已确定。而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在古代的

5、皇宫里也是很少见的。由于努尔哈赤的宫室仅为两进院落,周围也仅是一道围墙,因此,努尔哈赤宫室只是当时沈阳城内一座较大的府邸而已。19  (二)大政殿  努尔哈赤在营建自己用于居住的宫室的同时,也必然要建设用于处理政务的大殿。据海城《侯氏宗谱》(抄本《海城侯氏宗谱》谱序)记载,其祖先侯振举先为修筑辽阳宫殿烧造琉璃建筑构件,“……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及大工告竣,并未动用国帑,亦未迟误大典,彼时即蒙太宗文皇帝钦赐云骑尉之职。”此中所云“未迟误大典”,应是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的即位大典,说明此时大殿已建成使用。  此后,又有使用此殿

6、的记载。据《满文老档》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初一记载:  诸贝勒大臣及文武官员等,五更末集于大殿。各按旗序排列。黎明,天聪汗率众贝勒大臣,诣堂子拜天,即行三跪九叩头礼。还,汗升殿落坐,众贝勒大臣及各旗依次行三跪九叩头礼。  由于此后并无皇太极另建大殿的记载,而且这座大殿沿用至崇德年间并命名为大政殿或笃恭殿,故此时所用之殿应该就是今沈阳故宫东路的大政殿,这也是沈阳故宫最早出现的一组建筑。因此,大政殿的兴建应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时开始,最迟到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告竣。  努尔哈赤的大殿又称大衙门,也称“笃恭殿”或“大政殿”,即今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十王亭一组建筑。南北长19

7、0米,东西宽75米。主体建筑大政殿位于本区域北侧正中,供宫殿内举行大型庆典集会时使用,也是皇帝和八旗诸王大臣议政审案之处。十王亭位于大政殿前东、西两侧,呈“八”19字形排列,是清代大政殿前举行集会时,王公大臣按所属旗分排列之处。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在清迁都北京之前,八旗亭也是各旗宫员处理本旗日常政务的衙署。殿亭南侧还建有供举行典礼时演奏乐曲的东、西奏乐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