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983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恰当的赞美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充满自信,学生也是如此。如果能用赞美的语言去表扬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四个方面就如何赞美学生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学生心理教育积累经验。 [关键词]赞赏教育中学教学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84 由于中式教育的课堂氛围,使得在课堂上教师一般扮演强势的角色,学生都是跟在后面低头听的份儿。在这样的长期教育下,我们怎么能培养出自信满满、能言善
2、辩、会独立思考的人才呢? 一、“赞赏”要发自你的内心 很多家长总是对孩子说“你真棒!”或许现在的家长是年轻的一代,知道赞赏和鼓励的重要性,于是一味地夸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就像责骂的话一样,赞赏的话一旦被滥用,孩子同样听不进去,也不可能得到这句话本该有的鼓励和正能量。更别说我现在面对的中学生经常独立思考,他们绝不会喜欢假惺惺的赞赏。4 例如,最近我教学一次函数的内容,这个内容比较难,而且学生第一次遇见这种比较抽象的知识,常常课堂上讲的好像都听懂了,但是自己做作业又不会,不敢下笔写。有一次早自习前我正在改
3、作业,班上几个女生结伴来找我,说:“老师,最近学的一次函数,我们都觉得挺难的,有些不明白,你上课能不能再给我们多讲讲这方面的题目?”看到学生这么主动求知,办公室的同事说:“哎呀,你们班的孩子真不错,还知道自己学得不好,主动来要求你多上点课,真好!”那天上课的时候,我先在全班表扬了这几个女生,并且说:“老师相信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都想把一次函数的内容学好,这次蒋思琦同学代表大家来跟老师反应学习情况,老师很感动。这个内容确实难了一点,大家放心,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好好巩固这个知识点的,只要想学、要学,跟着老师就一定能
4、学好!” 二、“赞赏”要像微风一样轻轻地吹 我除了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在课堂练习的时候也常说:“同学们学习能力很强,很多人能自己完整解答这道题目了,真厉害!”或者说“好了,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请大家暂时放下手中的笔,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大家来听听他的想法。”学生受到鼓舞,本来郁闷的情绪得到缓解,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听课。当学生一题多解,有奇思妙想的时候,我也会轻轻赞叹道:“你们真是了不起,能想到这么多的好方法!说明我们班同学的潜力是很大的,老师就喜欢你们这样开动脑筋、积极思索的样子!” 这些赞
5、叹的话或许在外人看来有些肉麻,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受用的。当教师能抓住点滴及时表扬和赞美,像微风一样轻轻地吹,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被洗脑般按照这些赞美的话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赞赏”有时得学会“反话正着说”4 当然有时候,学生作业错误率高确实会叫人生气。可是我不能简单地抓着本子到班上劈头盖脸一顿骂:“你们怎么写的啊?一个个糊弄作业就交上来吗?”我会换种说法:“今天老师一来,就有很多同学围着我问昨天的作业,老师感到很欣慰,我班的同学不懂的地方能及时来问。确实,昨天的作业有些难,做不出来是正常的,但
6、是今天我把这些题目仔细地再分析一遍,不懂的同学更要注意听讲,今天的作业一定要拿出你们真正的实力哦!”学生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懂事地点点头,上课听得也会很认真,当破解了一个疑团时,还会忍不住发出顿悟和惊叹的声音。 四、“赞赏”也可以悄悄的 除了抓住课堂仅有的45分钟赞赏的时间,我还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中与他们交流,像语文教师那样写下一两句评语。“今天你的作业正确率高,字写清楚一点,就更棒了哦!”或是“你今天听课很认真,表现很好,老师期待着你举手!”等等这些。通过种种小举措,学生能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当他们明白到
7、这份力量的时候,即使你批评他们,就事论事的寥寥几句话,也能给他们深刻的反思。 例如学生这节课表现得不够好,走神、插嘴等等,我也会用这种作业本留言的方式,悄悄予以提醒。这样,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是快乐的;走出课堂的时候,也是幸福的。学生愿意多花时间去思考钻研数学问题,下课的时候,长舒一口气说“我今天终于懂了!”看到我远远走来,就立刻卸下书包,拿出本子,激动地迎上来:“老师,昨天那题我想出来了!”渐渐的,我发现学生变得懂事了许多,我的课他们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在我这里,他们能汲取到更好的鼓励和表扬。4 简
8、单的、真诚的、轻轻的几句话,在学生的心中或许就能留下一辈子的印记。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吧,在生活中,他们得到的正确的赞赏太少了,很多家长只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的成绩上而忽略了他们其他各种优秀的品质,或者不懂得有效地赞美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如果教师能正确运用赞赏与鼓励,多传达积极的正能量让学生更喜欢你,引发一系列叠加的效应,进入良性循环。这样不是更好吗? (责任编辑斯陌)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