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

ID:31496616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_第1页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_第2页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_第3页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_第4页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课堂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多年了,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精讲,训练为主线”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师生精讲训练为主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6-01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先学后教”、“讲练结合”、“学讲模式”等课堂模式,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了优秀的模板和可行的套路。虽然,这些模式,从课改模式的名称

2、上看都“标新立异”,但仔细分析,无不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出发点,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发展的过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途径。  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训练为主线”教学模式,让学生“学进去”,再“讲出来”,再通过“训练”――当堂反馈,巩固提升,课后拓展等,强化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谈谈这种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1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形成  学生的学,包括课前学、课堂上学以及课后学。而自主学习主要是课前的学习――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关键和核心

3、。课前预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预习效果好坏的根本保障。5  预习学案应体现教学目标和预习任务,以任务的完成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以七年级的《相反数》为例,预习学案可以这样设计:  a.在数轴上找出1.5和-1.5,3和-3等点,并观察这每一组数所对应的点,有哪些相同和哪些不同点?  相同点是________;不同点有__________。  b.根据1.5和-1.5、3和-3,我明白了什么是相反数?相反数的定义是____。  c.根据这几组数载数轴上的位置,观察得到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的关系是_____。由此,得出一般性的概念:a

4、的相反数是___;a可以是____,可以是____,也可以是____。  d.判断以下几个句子正误:  (1)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  (2)只有0的相反数是其本身。  (3)符号相反的两个数是相反数。  e.说一说-(-7.5)、-(+100)的含义。  这样的预习任务,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要学习的内容和达到的目标要求,并设计相应的思考题和练习题,检测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使学生的预习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使预习不利于形式,而走向有效。  2师生精讲,加深知识的理解  在“学――讲――练”中,“讲”处于心脏位置,是有效课堂的核心和关

5、键。讲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讲。  2.1学生的“讲”5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在课堂上“讲出来”,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起到同学间彼此借鉴、相互交流之作用,并且,在课堂上,学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人,有被动地“仓储”转化为主动地“构建”和“占有”,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成就感。  学生的“讲”除了自主预习的体会和心得之外,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陈述对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如学习《相反数》时,在学生们探讨了相反数的意义等后,教师提出思考练习:化简  -(

6、+2);-(-2.3);+(+5.8)通过化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对于这个问题,化简都不是问题,而对于这个规律性的探讨和总结的问题,需要学生思考、讨论和总结,对于这几个化简题,让学生演算并说出思路,以及问题的探讨结果,这样,避免老师的一言堂,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  2.2教师的“讲”  教师“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讲“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构建乐学、善思的氛围。如学习《相交线》时,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图片的观察,问学生是否能看到相交线和平行线;呈现一把剪刀剪纸的图片,把紧剪刀的把手,就能剪开物体,你能说出其中的

7、道理吗?如果让你把这个剪刀抽象成一个几何图形,会是什么图形?并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画出来。并对画出的图形仔细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时,判断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  类似的“导学”情境的创设,“导学”思考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动起来。5  (2)讲方法和思路。数学方法是数学之魂,我们应“授之以渔”,注重数学方法的点拨和引导。如上文刚提到的两条直线相交时,观察和体会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方法的点拨和引导很关键。教师可以从邻角、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出发,引导学生判断出对顶角相等、邻角互补。  (3)讲重难点和疑点。每一节课,都

8、有重点、难点和疑点,对于重难点无疑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的部分,应该针对重难点和疑点,巧妙设计问题,精心设计练习,巧妙点拨,为学生撩开迷雾,利于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数学语言而思维。如对于《相交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用数学语言写出这个判断的理由和过程,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