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5558
大小:1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2
《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出现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走向科学化、协作化与多元化。它的出现回应了社会对专业建设质量乃至教育发展质量的担优和质疑。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社会外引力和高校发展内驱力对其的影响,以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的,从专业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等角度搭建质量保障体系结构框架,从“目标-过程-结果-反馈-支持”角度打造“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以此促成保障体系科学、
2、顺畅的运转。 【关键词】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结构框架运行机制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专业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我国高校是由若干个不同学科专业组成的集合,它根据学科专业进行招生、组织具体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管理、分配基本的教育教学资源、指导毕业生就业。[]可以说,高校的本质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高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科专业而展开的。[]因此,探索构建一个全面、科学、合理、高效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加强专业建设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3、、保证用好专业办学自主权以及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等具有重要意义。11 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今天所谓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早已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制度以及活动植入到整个高等教育中,然而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确切地讲,是自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出现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一种质量保障活动,并随着社会、科学、教育的进步而不断调整改进。 古代的高等教育一开始并不是专业教育,那时的知识与人的认识息息相关,讲究的是对知识普遍性的道德判断,[]还没有产生严格的
4、、科学的“专业”概念,有的仅仅是对自由技艺(古希腊时期)的教育,专业建设及保障则无从谈起。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逐渐细化,高等学府开始出现专业教育的萌芽,尤其到中世纪大学诞生后,“七艺”概念在基督教世界广泛传播,专业教育正式生成。这一时期,知识总量不断扩充。人们发现,要想掌握全部知识变得越来越困难,教学再不能漫无目的地任由教师随意讲授,而应该按照一定的目标加以组织,这样就产生了课程分工,进而促使教师的分化:一些志趣相投,特别是教授科目相似的教师随即联合起来,组成了教师内部的小行会或次级行会,称为“教授会”(Facultat)。[]大学的管理权,特别是
5、有关学科专业设置、招生、教师聘任、课程设置等权力基本上由教授会讨论决定,大学专业的发展决定权基本掌握在教授手中。但是,由于此时基督教教会和世俗封建主长期控制着各层次的教育,致使专业建设始终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质量保障体系,其发展长期处在零散的理论阶段。11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迫切需要受过相应专业训练、掌握实际职业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尤其是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的完成,专业建设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关注和发展,其保障体系开始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大学知识由原来的整体课程向学科课程再向分化的专业课程转变,课程的分化最终导致大学学科门类越分越细,
6、专业数量越分越多,质量问题也接踵而至,人们开始深入探讨学科专业质量的“科学管理”问题。借助20世纪初兴起的“教育测量运动”的东风,高校开始引入教育测验方法来研究专业建设质量保障问题,在“测量运动之父”桑代克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观点指引下,专业建设质量的测评出现了量化的科学指标体系。20世纪30年代,教育评价理论诞生,泰勒的“八年研究”使人们开始关注学科专业价值问题,即更多地将专业建设质量理解为满足主体现实需要程度的价值判断,以目标导向为主的专业价值判断成为高校专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价手段、评价主体、评价性
7、质、评价目标随之不断丰富完善,人们开始反思评价的行为和效果,这期间,专业建设研究的主导思想由评估价值判断阶段转向了评估价值管理阶段,即通过评估活动来实现对专业建设目标、建设手段、评价效果的有效管理。 20世纪80年代末,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专业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单纯借助某一评价方式已无法真正实现专业质量的有效提升,加之受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探索构建一套以价值共建为核心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共同构建、全面参与、多元价值”。[11]在这个体系中,专业建设方向面向的是未来,目的在于促进专业内涵发展与效能提升,内容注重全面
8、性和整体性,主体强调多元性、平等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方法注重多样化,评估指标讲究个性化和弹性化,关系追求平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