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5056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2
《德性教育:从仪式课程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性教育:从仪式课程开始 摘要: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子系统。学校要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承担重要责任。学校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载体,建设青春仪式等具有校本特色的仪式课程,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打通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努力实现从知识教育到德性教育的转变,实现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教育转型。 关键词:德性教育;核心素养;仪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
2、-0063-0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转型的核心价值导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下,学校开发德性教育课程尤为重要。立德树人是德性教育的核心,也是德性教育的根基。围绕着立德树人,借助课程开发与实践,学校教育适时将社会、家庭、社区勾连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在德性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让德性教育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之中落地生根。9 德性是生命主体自我成长而形成的智慧、道德、人格与精神,是人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历程中的核心素养。德性是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生活的本真属性,是
3、养成积极心态、健康个性、高尚情操,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潜质。所以,德性教育是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智慧生成的教育,是激发学生从知性创造转向精神需求的教育,是知识传授转变为人生发展内需的教育。在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唯有德性教育方为学校教育的正道。 一、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教育转型 经济需要转型,社会正在转型,学校教育也必须转型。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唯升学指标和考试分数,应当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样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4、任务。在学校教育面临着从社会到家庭等各方压力的情况下,在考试评价占主导地位的评价体制下,学校教育或多或少会出现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很多时候学校教育成了考试教育的代名词。教育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严重失衡,教育开始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教育应当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从而实现转型?经济转型发展中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可以给我们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科课程的三维目标,课程改革转型期间,学校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教育的一隅,而应该合理地从知识教
5、育转体为德性教育。从教育的整体而言,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子系统。学校要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承担重要责任,学校要积极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载体,将教育的各个子系统融合起来,打通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努力实现从知识教育到德性教育的转变,这就是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教育转型。9 如东县实验中学以供给侧改革的视域,科学打通知识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关联,积极倡导德性教育。知识教育转体为德性教育,不是课程的简单变通,而是实施国家规定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精致管理。 首先,将
6、德性教育定位于学科教学目标之中,打通知识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与德性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之间的关节。在学科课程的目标定位中,将三维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强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同时,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开设了名著鉴赏实践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开设了口语交际实践课程;在思品教学中,开设了时政要闻实践课程;在理科教学中,开设了实验综合实践课程……这样的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将德性课程融入学科课程的日常管理之中。 其次,以
7、仪式课程为德性课程的践行标志,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德性教育不是简单的德育课程,是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教育学生与老师交往,与同学交往,与家长交往,这种与人交往的教育是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格行为能力,因此,人格教育是德性教育的价值取向。如东县实验中学将入学仪式、青春仪式、毕业仪式作为德性教育实施的基本路径,力求互通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供给侧关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各类教育环节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三,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性教育的辅助,融通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素养。初中阶
8、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时期,关怀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正确引导学生青春期的价值追求,这是德性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学校以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为依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引导各班级的心理委员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结合入学仪式“9我们放飞梦想”、青春仪式“我们张扬青春”、毕业仪式“我们收获希望”等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学校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爱,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