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

ID:31493098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_第1页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_第2页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_第3页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_第4页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课程标准 创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课程标准创高效课堂  推开一扇窗,可见一座山。今年暑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热潮中,我通过各种途径连续学习了很多天,虽然很累,但却很充实。时常面对不同的专家,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并积极地与同行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多方面的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从“前言”到“实施建议”均有变化,2011年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师的建议更加明了、准确、规范、全面,对教师的作用赋予了新的意义,为我打开了通向数学、了解数学高效课堂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它触动了我的思维,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2、启迪着我的行动……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把教和学联系起来。很多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职责理解不透。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发挥教师的作用。  一、履行教师的激发职责――高效课堂的起点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相比实验版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3、积极性”8要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教师教学中要更多的从数学角度激发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把新的概念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使学生知道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在网上看过特级教师黄爱华的一段教学视频。教学的内容是“角的认识”,首先他给学生放了一段甲队和乙队足球比赛的视频录像,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对事物

4、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  学生看到甲队的中场球员抢到球后传给前卫队友,前卫队员6号快速把球沿边路带到底线附近(如图一)中的B点,但他没有射门,而是把球传到中间(如图一)中的A点,让冲上来的9号球员一脚把球射进球门。就在学生欢呼雀跃的时候,教师提出了问题:6号球员把球带到了B点,离球门也不算远,为什么不射门,而要把球传到中间给9号球员射门呢?黄老师通过视频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们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球员的射门行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而且还激发学生们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的欲望。8  经过讨论,学生发

5、现要是6号球员在B点射门,角度太小容易被对方守门员封堵,把球传给9号在A点射门,角度要大得多,不易被封堵,球容易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原来是因为射门的角度大小不一样。是的,生活中有角,角也有大小之分,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并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由于黄老师的激发,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新知识“认识角”充满了积极的情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学生对角的原有认识与所要学习的“角的认识”立即建立了联系。当学生被老师激发,就会产生很强的求知欲,便可以产生积极的创造思维,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  二、履行教师的培养职责――高效课堂的发展  

6、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实验版相比增加了“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3]。教师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巴金曾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倾听、辩论交流等都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倾听、辩论交流。课堂上学生首先注意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观点,再从中寻找出与自己想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交流的核心便是不停的思考,它伴随着观察、判断、选择。这种课堂形式,无不闪烁着教师培养学生

7、良好习惯的课堂教学艺术光彩。  前不久,有机会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的评比暨观摩课的活动。有这样一堂课,教学内容是“24时计时法”,在教学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后,老师问:“这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当时我纳闷:这两种方法根本没有好坏之分,这位老师怎么提了这样一个蹩脚的问题啊?)学生开始回答了。  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方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8  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字就表达清楚了,不要写那么多汉字。  生3:我反对×××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计时法一下子很难

8、看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而12时计时法一下就看明白了。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计时法了。而在此时的教师怎么样呢?表面虽是从容的,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