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

ID:3149100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_第1页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_第2页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_第3页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_第4页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名著阅读:从记忆走向欣赏  名著阅读,在高考中已渐成气候。自从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将文学名著阅读列入考试内容之后,时至今日,已有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北京、山东等诸多省市将名著阅读纳入了高考考查的范畴,赋分最高已达16分。  应该说,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出发点是好的,可以动用高考的指挥棒,促使学生多去读一读名著经典,适当增强一点文学修养。但是,考查什么呢?是考查记忆还是理解?是考查知识还是能力?  名著阅读的基础是记忆。  按照常规理解,既然“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名著阅读是培养学生对中外优秀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是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

2、体,那么我想,对名著阅读的考查,首先要考查的就是“阅读”――看看学生“读”了没有,“读”了多少,“读”到了什么程度,这就需要学生对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场景、结局等有一个熟记的过程,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记忆是手段,而非目的;记忆是出发点,而不是归宿点。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死记硬背中兜圈子,而丝毫没有思维、能力的含量,那么名著阅读的考查也就走进了死胡同了。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下面是《复活》的一段摘录:  涅赫柳多夫小声说着,浑身发抖,“6你再也想不出来我感到我对你犯下了多么大的罪……”“‘我感到我对你犯下了多么大的罪’……”她气愤地讥诮道,“那时候你就没有感到这样,却塞给我

3、一百卢布。那就是你出的价钱……”  他们所争论的这件使涅赫柳多夫有犯罪感的事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例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这两道题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名著考查的大致走向。从内容上来看,第一题考查的是涅赫柳多夫“诱奸”了谁,第二题考查的是宝玉“抓周”都抓了些什么。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考查内容和方式是很无聊的,非但不能检测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更不用说欣赏,而且退一步来说,即便学生知道了、记住了这些,那又能怎样?在我看来,这些内容恐怕连“知识”都不能算得上。  但我们却依然

4、乐此不疲,且有渐行渐远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查的逐渐深入细致,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防止“猜题押宝”,如今的高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愈加呈现出一种比较明显的“抓小放大”的趋势,而且愈演愈烈,“抠”得很细,“抠”得很碎,也“抠”得很偏,“抠”得很死。  [例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6  这是江苏高考原题。在这两个错

5、误选项中,A项为对应错位,因为“女娲炼石补天”和“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两则神话故事是《女神之再生》和《凤凰涅??》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或者必须掌握的,如此考查,切中要害。但是实事求是地说,C项的考查就未免太细了一点、也太偏了一点,这似乎已不再是考查“读没读过”了,而有故意为难学生之嫌了。平心而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人会“抠”得如此细致呢?尽管我也读过《三国演义》,而且不止一遍,但我确实不记得这里是张冠李戴了,“荀??”应换为“郭嘉”。我总觉得如果这样来考查名著阅读,那就不是“阅读”,而是“肢解”了,是肢解之后的死记硬背;如果这样来考查名著阅读,名著也就一定会被我

6、们考“死”。  [例4]请依次说出甲、乙、丙、丁处的人物。  贾母这边说声请,那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愣,后来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甲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乙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呦”;丙滚到贾母怀里;……丁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我真不知道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何在。对于史湘云、林黛玉、贾宝玉、贾惜春等人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各自不同的表现,学生记住了能怎样?没记住又能怎样?如果能够藉此来窥见人物的性格,可能还有一点思维的含量。  名著就像一道营养丰富的好菜,多吃一点

7、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如果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填鸭”6的方式让学生去“补充营养”,那一定会“消化不良”。  这样的考查内容和方式,让人担心学生不会甚至不用将时间花在原著上,而只须将精力用在“名著导读”之类的资料上。真不知道这是名著的悲哀,还是教育者的悲哀。  名著阅读的目的是欣赏。  我丝毫不否认名著阅读从记忆、熟悉起步,但如果仅停留于死记硬背的层面,名著阅读也就成了一堆僵死的知识了,甚至有一些连“知识”都说不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