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ID:3149087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认为,教学中深入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陶行知“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伟大理想,才能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其宗旨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其发展。”生物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4。教师不论课上、课下都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敢疑,并引导学生会疑、善疑和释疑。在质疑和释疑及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心理素质,如不懈的进取精神,对现有知识的不满足,对已有结论的不轻信,富有好奇心,善于幻想,勇于探

3、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都是非常积极可贵的。例如,在做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时,就有学生提出:甲试管没有吹入任何气体,所以没有变化,而乙试管吹入CO■气体,肯定变浑浊。我马上肯定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并说明在这个实验中,甲试管是用来做对照的,但没有对比性,应当改进。如何改进呢?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可用打气针或注射器向甲试管中反复注入空气。这样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  二、引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在活跃的思维下认

4、真观察和积极的动手操作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实质上也是一种智力,也就是说,探索创新活动总是同智力活动相联系的,并且要把各个因素协调起来,才能提高探索科学的能力。观察力是探索活动的门户,又是探索活动的起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传授好方法。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节中,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时,可能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温度”的结论,而忽略“温度要适宜”。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把结论补充全面,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的正确结论。在《观

5、察蚯蚓》的实验时,有学生提出:我带的蚯蚓没有环带,难道是个怪种?对此种情形,教师应及时表扬这个学生观察仔细,善于发现问题,并要求全体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是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而大的蚯蚓呢?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4  三、加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是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Schwab)首倡的,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具有严密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探索奥妙世界的积极态度。生

6、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主要的地位。新课程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无论从传统知识的继承到新知识的探索,还是从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探究知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主参与的意识,养成“不唯师、不唯书”的积极活跃的思维习惯。将探究学习应用于生物教学,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正如陶行知所说:“要创造,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不可,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

7、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加强师生信息交流,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创新。“教有法而无定法”,我在教学过程中潜心钻研教材,熟悉所任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受精作用”一节时,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花生是果实,但当我问道:“果实怎么会长在土壤里呢?”4很多学生就产生了疑问,我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追根溯源,还讨论了以下问题,雄蕊和雌蕊的结构,花粉在雌蕊柱头上发生的变化,受精怎么进行的,以及受

8、精之后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