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0869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 [摘要]数学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固有的简洁性与抽象性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教学方式与内容的陈旧性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原因会扰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复杂,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的关怀和投入。 [关键词]农村教学;学困生;初中教学 数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为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固有的简洁性与抽象性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教学方式与内容
2、的陈旧性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因素会扰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教学中数学学困生比例最大,而在农村地区则更为明显。学困生的问题已经超越教学本身,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对其进行研究,缩小学困生与优等生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它所提供的条件、管理的水平,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重要影响。近些年,我国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不少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但仍与城镇存在明显差距
3、:①6城镇中学一般都设有较为规范的图书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自行学习,实现知识迁移和拓展,而农村中学往往没有这个条件,尤其是关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书籍更少,学生的数学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引导与训练。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镇中学配有完善的现代化设施,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但农村中学此类设施匮乏,教师授课大都依赖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形式不够新颖,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农村中学教师资源欠缺,学校不得不采用扩充班级规模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总人数超出了所能承受
4、的范围,无法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性辅导也无从谈起。此外,大多数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开展不彻底,仍将考试与成绩作为衡量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给师生带来了巨大压力。 2.教师方面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教师的思想观念与专业能力将对学生学习产生直接影响。来自教师方面的学困生成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教学观念陈旧,仍采用“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②未能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知识结构不适应新教材的变化,对初中数学教学认知存在偏差;③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严重,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教师往往更偏爱那
5、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课堂提问与课后辅导都是如此,而对学困生关注度较低,容易对其心理造成挫伤;④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常常布置繁多的作业任务,学生如若不能及时完成便会受到一定责罚,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3.学生自身 ①6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性较强的学科,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较为简单,却是初中阶段的基础。不少学生小学阶段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未得到有效引导和培养,不具备分析问题、归纳演绎的能力,进入初中后,很难跟上节奏以及较快的学习进度,更无法容纳知识量的显著上升。②数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
6、机是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点,但经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认知不清,大部分学生只是因为数学是必修科目,不得不学习,而就自身兴趣来说,是不喜欢数学的,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甚至厌恶数学,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难以积极完成作业,数学学习效率较低。③数学学习方法不当。平日里,教师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指导相对较少,学生又没有可参考的课外资源,经验总结不足,在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定理或公式时,首先想到的是去“背下来”而不是理解,难以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差。④畏难情绪重。不
7、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迎难直上的精神,遇到问题过于依赖教师与同学,学习情绪化现象严重,学习状态反复无常。 4.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可归结为以下方面。①家庭环境的影响。虽然我国一直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但仍有许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负担孩子的教育支出,学生难以安心念书。②不正确的教育观。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观念也相对陈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会算账”6就行,对孩子学习关注度不高,孩子遇到困难时无处倾诉,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剧。与
8、此同时,家长也难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的教育方式也十分简单粗暴,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实现转化的有效策略 1.多方合作 学生的成长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来自各方的协同努力,最重要的是建立密切的家校关系。目前,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家长会与走访,效率低、实效小,且不具有及时性,现代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