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0029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目前实际并以校企合作团队――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为微观试点,探讨如何依托产学研合作团队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实用型人才,讨论如何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实践体会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81-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加剧了全球化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给高校提出了具
2、体的挑战,通过实践证明:产学研相合作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有些高校,积极大胆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从这方面的现状分析,还存在一些典型问题,比如:虽然重视,但迄今还没有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虽然投入有所增加,但经费问题一直是普遍的“短板”;虽然意识越来越强,但政府的有效指导不够;虽然高校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多,但转化为生产力的不理想。本文结合我们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对中外学者不同时期描述的对比研究,阐述了我们的操作模式与体会,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途径。7 一、产学研合作的背景及现状 目前,利用产学研相结合来培
3、育学生,这种模式与传统教育的模式有根本的区别,其特点体现在于产学研相结合与市场、经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例如,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四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先后实施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取得了成功。德国推行了“双元制”的人才培培养模式,主要是利用理论基础知识,达到应用的目的,培养人才的过程是把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也就是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人才的全过程一直伴随着产学研相结合。另外,把产学研结合是日本的一项基本国策。许多大学建立科学园来具体实施:高校、专门科研机构、企业形成高技术密集区。这些发达国家的产学研结果表明,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育机制可促进经济
4、结构迅速转型。我国高校目前面向国内经济建设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也形成了不同的具体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组建“产学研工程”7办公室,利用校企合作续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辐射;组建我国高校的科技网,构架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形式包括: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高科技实体等,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最终双羸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当今世界,诸多领域的创新日益成为社会化、集约化的系统工程。研究表明,荣获诺贝尔奖的一流人才大都是通过团队合作成长起来的。在诺贝尔奖设立后的头二十五年,因协作进行研究而
5、获奖的只占总数的41%,在第二个二十五年,这一比例跃升至65%,而现在则占总数的79%。目前,团队创新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集聚创新要素、突破关键技术、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比如美国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这是个专门研究新能源的科研机构。在这个实验室里,研发核聚变能源一种真正的零碳排放能源的团队已经集聚了500多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团队人数还在增加。同样,国内像阿里巴巴、百度这样可以把跨国大鳄逼到墙角的企业,都拥有一支每天可以诞生七、八个技术改进方案的、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目前许多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了不少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校企合作产
6、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我校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战略,围绕造就“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正在努力探索适合我们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及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通过推行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取得明显成效。 1.促进了我校科研活动。企业与高校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应用开发研究中心,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研究工作。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了11个产学研中心,仅仅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校企合作团队――“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的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已有部分研究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学校专家学者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以光电检测技术研发为突
7、破口,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多项研究成果已获发明专利,为发展光电检测科技产业发挥了技术服务、科技引领和智力开发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先后与无锡日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赛美创新半导体有限公司、陕西核苡威有限责任公司、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企业联合成立了“X射线基础研究中心”、“光电技术研究中心”、7“集成电路技术中心”。与相关企业已经联合完成了8种系列产品的研发和配套软件的设计,并获8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