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

ID:31489974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_第1页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_第2页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_第3页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_第4页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关心”的教学想象和寻绎  小学数学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知识的整体性被人为地破坏和拆解,二是教师缺乏对儿童的体认和对其已有经验的理解。相比而言,后者往往更容易被忽略,导致了数学知识无法结构化,造成了儿童的生活与所面临现实问题的分离,也使得师生之间原应和谐相长的关系产生了隔阂。  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提出了“关心伦理”。她强调教育的道德意义,主张教育应该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1]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启示:“朝向儿童”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关心儿童”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专业。  一、从一个案例联想开去  现在的数学课堂小结已不再拘泥于梳理知识,而更多地趋

2、向于请学生谈感受,说收获,提问题,显得更加开放多元。学生身处安全融洽的教学场域,情绪容易释放,思维更加活跃,提出的问题往往也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以下是教师执教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相遇问题”,学生在课堂小结时提出的问题:  生活中,两个人面对面走,是不是都会相遇啊?  有没有两个人不相遇的情况?  两个人相遇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两个人相遇后继续走下去,会怎么样呢?7  ……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是一笑了之,置之不理,还是艺术化留白,去“课外探究”,抑或有针对性地智慧应答?于是,教师的儿童理解、学科知识、教学机智、文化底蕴、美学艺术等专业素养在其中就会起到导向作用,

3、便有机会引发教学的另一种可能。  身处教学现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美感,一种遇见美的讶异和悸动。台湾作家龙应台《目送》里有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2]  相遇在一起,又渐次分离――父女母子如是,教与学如是,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这就是“相遇问题”超出了数学学科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哲学启迪和美感体验。关注教学内容的哲学与美,对课堂教学意义重大。美学中有“以美启真”说,即通过美去发现事物的真,教学中亦可以引

4、导儿童通过感受美的光辉去感知数学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是一种关系的联结  被视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将自己最精微的思想概括为一本薄薄两三万字的小册子《我与你》,其核心思想就是以“我与你”关系为枢机的“相遇”哲学。他认为,“我与你”的关系涉及到人的整个现时存在,应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人们必须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对别人的全部存在做出回应,如此,彼此才不会陌生、敌视和伤害。“7人呵,伫立在真理的一切庄严中且聆听这样的昭示: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3]  用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来观照数学教学场域里的师生

5、关系,我们可以揣摩得出,理想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这样描述:儿童学习是儿童、数学、教师之间的真实遇见,课堂就是他们相遇的场域,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带着数学走向儿童的过程,当三者水乳交融时,学习便能比较好地发生。  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师与儿童的遇见常常如同小学数学里的“相遇问题”(如下图):相遇、隔阂与错失。  1.相遇  一位老师和一群孩子在同一个班级共同生活了几年,这何尝不是一种前世修来的缘分?遇见在一起,就得珍惜,就得用心靠近,用情贴近,用自身的专业修养接近。儿童对师者而言,他的意义就在现时,就在与我们遇见的那一刻、那一节课、那一学期、那几年。显而易见,我们不能预见儿童未来会成为谁,是什么

6、样态,有着何等的成就,我们也无法得知未来。然而,令我们着迷和心醉的是可以把握与儿童相互遇见的现在,他们在我们的关心、扶助和熏陶下,自由活泼地生长。  2.隔阂  师生虽同处一室,心与心就一定能遇见?更何况一颗心与几十颗心的关系。所以,只能希望“相遇”7是常态,但隔阂不免存在。隔阂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如:区域(国家)的教育气候、大班额难以面面俱到、儿童的身世背景、教师对儿童的认同与理解、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等等。这些因素里,有些不可抗拒,但最根本的还是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隔阂产生的因由多在教师自身。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更新理念,改变心态,提升技能,加强

7、修养,影响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影响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看,隔阂所产生的距离也不失为一种美学价值。当两对凝望远方的眼神触碰在一起时,教师和儿童相视一笑,怀着关心和谦逊,踩着共同的节奏,沿着相同的轨迹,向对方走去,他们终会相遇的。  3.错失  有相遇和隔阂,就不可避免地存有错失和擦肩而过,相见未必曾相识,心中难免留下遗憾。然而,在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里,我们又可以找到慰藉。师生之间的遇见是一种纯净的关系,它既超越时间又稽留于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