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

ID:31489123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_第1页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_第2页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_第3页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_第4页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丰富验证模式 强化证据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丰富验证模式强化证据意识  【摘要】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猜测―验证”是核心环节,学生通过验证活动获取证据来验证猜测。获得的证据是否科学、全面、可靠对验证猜测至关重要。面对当下“猜测―验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强化证据意识入手,丰富验证模式,并通过完善验证活动的科学性来提高证据的科学性,对同一猜测开展多种形式的验证,对同一探究活动开展反复验证、正反验证使获取的证据更全面、更多样,从而达到对“猜测―验证”环节的教学优化。  【关键词】猜测验证证据意识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而“猜测―验证”是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对探究问题依据前

2、概念做出猜测,然后通过验证活动寻找证据验证猜测的过程。“验证”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取科学合理的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并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只有证据的科学可靠才能验证或者推翻原先的猜测,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因此,获取证据的验证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造成获得的证据不够科学以致很难支持或否定原先猜测的情况时有发生。  【问题一】验证活动比较单一,获取证据片面  很多教师在教学“猜测―验证”7环节时,目标始终指向结论和概念,追求形式上的高效、环节上的单一,希望通过验证活动直接获得结论。例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研究小苏打

3、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哪一种新物质时,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与汽水类似为依据猜测这种新物质是二氧化碳。教师通过闻一闻味道和用该气体熄灭燃烧的蜡烛这两个验证活动得出“这种气体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结论,并以此作为证据来验证原先的猜测。其实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氙气、氡气等。仅靠这两个片面的证据无法证明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问题二】验证方法不够严谨,获取证据无效  如果验证的方法本身就不科学,验证的步骤设计不合理,那么得出的证据就更不可靠,不可靠的证据是无效证据,是无法证明猜测的。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

4、化》一课时,把探究的重点放在“混合后留下的液体里面还有没有白醋,有没有小苏打”这一环节上。引导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寻找混合液中有没有小苏打时,学生用到了多种验证方法,有学生说加白醋,如果继续冒泡就说明还有小苏打;有学生说把混合液加热,让其蒸发,如果有粉末出来就有小苏打。这两种验证方法教师都进行了肯定并分组验证,也得到了相应的证据:出现气泡和白色粉末。回顾一下,这位教师的验证方法科学严谨吗?混合液蒸发后得到白色粉末一定是小苏打吗?也有可能是醋酸钠!不科学、不严谨的验证方法获得的证据就是不可靠的、无效的,也无法验证原先的猜测。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验证的

5、形式,使我们的验证过程更为有效、产生的证据更为科学、验证猜测的过程更为合理严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7  一、完善验证方法,获取可靠证据  验证方法的科学严谨是获取可靠证据的前提,可靠证据的获取是验证或否定猜测的关键。小学生验证活动一般设计环节比较简单,实验步骤比较清晰,实验现象和数据比较容易得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应更多地把重点放在验证方法的设计和验证环节的开展上。对验证方法是否科学严谨的分析探究往往是课堂上容易疏忽的环节。因此从强化证据可靠性出发,在验证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验证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存在错误和漏洞,并根据分析结

6、果对验证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可以在以下两个环节时展开。  (一)设计验证方案时讨论方法是否科学  在设计验证方案时讨论该方法是否科学,这是教师在验证环节中对验证方法科学性探究常用的方式。教师根据常规验证模式开展验证活动:猜测―设计验证活动―开展验证活动―得出证据―验证猜测。教师在小组或个人汇报验证方案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验证方法是否科学。问题一般是:同学们看看,他们的设计有问题吗?你能对他们的方案提出意见吗?  (二)数据(现象)汇报分析时讨论方法是否科学7  从学生学习需求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出发,对验证步骤进行合理重组。在猜测后给学生提供材料,先让学生

7、尝试验证,获取初步的数据,并对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我们获取的数据和现象科学吗?从不科学的数据现象倒推此前的验证活动有没有不科学的设计,有没有错误的操作,然后对这些不科学、不严谨的验证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验证过程和方案后再进行二次验证,获取相对第一次更为科学可靠的证据,从而验证原先的猜测。  例如,笔者在教学《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一课时,提出探究问题“什么样的形状能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后先让学生进行验证活动的讨论,讨论后不进行汇报直接提供材料让学生开展验证并获取数据。学生把纸分别折成U形、正方形进行验证,然后在这些形状上放置垫圈,以垫圈承重个数作为

8、数据来验证原先的猜测。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