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

ID:31488277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2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_第1页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_第2页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_第3页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_第4页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创新人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愈发凸显。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创新人才”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就研究内容而言,已经涵盖了从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从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到测量创新人才的各种心理特征等诸多研究领域。就研究方法而言,偏重资料的经验归纳、问卷访谈等形式的实证调查研究为数不多。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展望;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2、-3561(2016)33-0001-02  一、创新人才研究的发展现状概述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讨论,促使学者和社会各界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为何迟滞不前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这一思想热潮的推动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近年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以“创新人才”为题的文章数量显著增长。从研究现状来看,“创新人才”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现,相关研究成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人才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  1.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8  自20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上作了题为“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

3、创新”的演讲后,“创造性”一词就成为研究热点并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学者通常将外文文献中“creative”“creativity”“innovation”“innovative”等词汇与中文中的“创新”相对应。国外的研究主要见于心理学、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领域,其中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有以下几种:吉尔福特将富有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点总结为八个方面,即“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

4、”。斯滕伯格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自由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有质疑精神,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等素质。  国内亦有许多学者针对创新人才的概念和内涵开展了研究,呈现出研究观点百花齐放的现状。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知识、思维、能力、人格等对“创新人才”的定义进行描述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清时把创新人才素质归纳为“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极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钟秉林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

5、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卢宏明提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其中“8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倾向、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或体力)是创新素质的三大特征。林崇德则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加以阐释,他认为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并提出“创新能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新能力”。  2.关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和规律的讨论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人才成长过程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比较

6、常见的划分标准有如下几种:按照时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发展过程划分为“幼儿期、求学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五个阶段;按照空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成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主要在学校度过,第二个阶段是学校教育结束后,以立志成业的饱满热情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按照人才所能发挥的作用划分,如“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四个基本阶段;根据人才创新能力逐步发展变化过程划分,如“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过渡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必须经过五个阶段,即创新意识萌芽阶段、创新思维形成阶段、创新学习提高阶段、创新能力涌现阶段和创新人格顶峰阶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

7、看到,学者们对人才成长过程与规律已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可以作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依据。  3.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  (1)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学者们看来,创新教育是相对于现行的“知识教育”而言的,希望能够改变“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提倡“创新教育”8并不是否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强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关于“创新教育实施策略”的讨论中,王娟等认为“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并且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思想、活泼的思维并且能够随时更新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