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ID:31486865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1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_第1页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_第2页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_第3页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_第4页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生为本”环境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特点,把所有的教学要素组合在一个优化的导学方案中,以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最优化。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达到新课程所追求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思考之一:如何深入准确地分析学情  我曾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做过一次课前调查,发现班里大部分同学对钟面有一定的了解,大约90%学

2、生能准确认读整时,70%左右学生能认读几时半,只是到底是4时半还是5时半呢?这种类型容易混淆,这一起点已远远高出教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由此可见,深入细致、准确分析学情是找准教学设计起点,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前提。8  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即学习新知前学生已达到何种水平?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什么?本节课教学起点应定位在哪个高度?本节课中哪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点拨与引导的?二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落脚点。即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预期应该达到的水平。只有当教

3、师的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水平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有效地优化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学习方式,预设弹性教学路径,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提供用力的保障。  二、思考之二:如何创造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后,我们会发现教材上的内容和我们学生的现状有一定的出入,有的是起点太低,有的是内容连贯性不够,有的地域特点不明显,还有的和时代不接轨了,根据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要创造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一)扩充教材。《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道一

4、个结果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的探索与体验。新课程教材中许多情境图与例题都蕴含着这一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因受篇幅限制也仅仅是提供了基本线索而已,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以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实现有效建构。如:在“商不变规律的简算”中教材例题只呈现了750??0。而商不变规律的简算内容除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0个数相同外,还应有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0个数不同的;去0简算后留有余数的;把除数25、125、50转化为整百、整千的简算。而且后三者的思维难度更高。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扩充9600??0、6

5、30??0、8000??25,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变化中走向深入。8  (二)更换题材。新课程教材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所选的题材都是学生听过、见过或经历过的事物。但部分题材并不适合学生,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组织教学。如北师大版第四册教材第29页是借助数小正方体认识计数单位“千”与“万”,认识万以内的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找到这么多的小正方体做教具绝非易事。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把小正方体替换成人民币为题材,这样既便于准备,又便于操作,而且学生

6、非常的感兴趣,同样能达到教材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内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教学更适合学生知识的链接、衍生,老师要勇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裁剪与组合,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前,我调查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能计算,但方法多而杂,计算速度极不均衡,与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学生则认为自己已经会做了。根据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肯定激不起学生学习热情,于是我把本单元的8课时教学内容整合为5课时。第一课时:重在让学生自主探究“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算法呈现多样化。第二课时

7、:优化算法,学习讨论“凑十法”(或破十法),感悟它的优越性,并能用它较快较准确地进行计算。第三、四课时: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分层次练习。第五课时:归类练习,查漏补缺。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是行之有效的,使学生实现了从会一种算法到会多种算法,从算法的随意性到算法的择优性。学生学得开心,没有重复感。  三、思考之三:如何精心设计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8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与提炼数学材料,教学设计中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从事操作、探究

8、、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功效,提高自主探究的质量、提升合作交流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做到:  (一)按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取数学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