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86479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1
《“pbl+e―learning”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BL+E―learning”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生物信息学是自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学科交叉范围广、知识更新快速,实用实践性强等特点,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根据生物信息学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文章阐述了以国内外现有的生物信息资源网站为平台,在《生物信息学上机实践课》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式学习(PBL)+电子学习(E-learning)”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具体实施方法和改革效果。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上机实践
2、课;PBL;E-learning;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50-03 问题导向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电子学习(或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先进的两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国内外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很多课程都引入了PBL和E-learning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和经验。 7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建立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上的一门交叉科学,具有学科
3、交叉范围广、知识更新速度快,实用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发、分析和解释等各方面,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1]。随着人类基因组等计划的开展,生物信息学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在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医药卫生、食品科学、动植物学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已经被很多学校设置为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大连海洋大学于2006年将《生物信息学》设置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双语专业必修课程[2],根据生物信息学实
4、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开设生物信息学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开展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上机实践课》教学工作。自2012年起,课组通过利用国内外现有的生物信息网络资源,在《生物信息学上机实践课》教学中开始尝试采用“PBL+E-learning”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PBL和E-learning结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PBL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主张以问题为起点,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合作或自主探究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5、和应用[3],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即学习目标)为起点,强调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支持和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合作性,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PBL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1)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2)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归纳和总结。 7E-learning教学是指学生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和传播的知识资源环境进行的数字化学习方式[4],具有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料多元化、教学传
6、递多样化的特点。E-learning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1)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提出学习的要求和目标;(2)学生通过教学平台或网络资源主动地进行学习,最终达到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和目标;(3)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知识。 与以教师和教材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和E-learning两种模式的核心都是学生,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强调挖掘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旨在训练和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各种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
7、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技巧。此外,PBL教学模式倡导的师生互动可以弥补单纯的E-learning教学模式往往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技术呈现,大部分的学习过程都以浏览简单网页或是文字阅读为主,缺乏教学传递和反馈互动,缺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5]的缺陷,而E-learning教学则能够为PBL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为多元化的学习互动方式。 综上,PBL与E-learning两种教学模式既有教学理念上的共通之处,又能优势互补相互提升,因此,两者具备结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契合点。 二、PBL与E-lea
8、rning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生物信息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首先,我们将“问题”7(即学习目标)的提出作为教学的起始点和切入点。 为了使提出的“问题”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又能紧随学科发展前沿,课组教师紧紧围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