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5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一、单项选择题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D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
2、境问题分别是( A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C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解析:第1题,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第2题,①资源调出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其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⑤资源调出区为云南、贵州和广西
3、三省区的高原、丘陵地区,其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3题,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郑州模拟)西双版纳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使旅游业迅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据此完成4~5题。4.西双版纳植物种类繁多,这些植物构成了( C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B.高山植物阔叶林景观C.热带雨林景观D.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
4、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5.关于西双版纳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对策不正确的是( A )A.加强人工景点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外地旅客B.加强现有旅游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保证整体协调发展C.强化旅游景点的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商业秩序D.加快景区升级改造,积极创造品牌效应解析:第4题,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且深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景
5、观。第5题,人工景点的建设破坏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同时也造成当地的生态破坏。读图,完成6~7题。6.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b,结合上图可知a处比b处( D )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差小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7.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A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解析:第6题,发电是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的,a水电站位于b水电站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b,故落差大。第7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交通
6、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国土整治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2017·日照高二检测)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8~9题。8.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
7、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9.河南和山西两省相邻,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差异悬殊,主要是由于( B )A.纬度不同B.耕地数量差异C.市场需求不同D.工业基础差异解析:第8题,中部六省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其他选项不属于共性特征。第9题,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而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耕地面积小,土壤贫
8、瘠,粮食产量低。(2016·武昌月考)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10~11题。10.自东向西与兰厦铁路相交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依次是( D )A.焦柳线—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B.浙赣线—京广线—京九线—宝成线C.宝成线—焦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