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

ID:31462082

大小:151.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1-10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_第1页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_第2页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_第3页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_第4页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摩精舍丛书之四【灵岩语屑】上法语盐亭袁焕仙先生编辑乐清南怀瑾广汉杨光代南充徐剑秋峨山大坪寺释通宽校讹内江伍心言内江伍所南西充杨觉华阳吕寒潭内江曾鹤君潼南田肇圃曹溪南华寺释曼达峨山大坪寺释通远缮稿简阳汪克成【原文】《灵岩语屑》序笑岑曰:盐亭袁夫子焕仙掩关灵岩,诸方以函候,或面存者实繁。有徒凡所酬答,同学辑之曰《灵岩语屑》。灵岩者,唐天竺僧阿耆多尊者道场,锦城西胜地也,位灌县城后十里。诸峰耸蔚,俯瞰万流,极趣清幽。夫何语哉?且屑屑也。盖常闻诸夫子曰:至道无言,然非言而至道莫显;苟通其至,曾子所谓言满天下无口过者也。若然,虽有广长舌焉,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寂然无声

2、矣。无声而言,故曰屑。曰诗,曰联,曰偈,曰书简等,要皆水月镜花,一时假现。读者但识斯名至道也。孔也,释也,老耶回庄也,尽空有,遍尘刹无疾而呻矣。谨序。门人内江冷笑岑敬序中华民国三十三年【译文】51弟子笑岑道:盐亭袁焕仙先生闭关于灵岩山.各地君子或者来信问候,或者亲自探问的有很多。弟子们把闭关期间的所有来往问答编辑成册,名之为《灵岩语屑》。灵岩是唐代天竺僧阿耆多尊者的道场,锦城成都西郊的名胜之地,位于灌县城后十里。这里群峰高耸,绿荫满山.山涧奔涌。非常清幽。在这种环境里,还会有高谈阔论吗?不过都是些琐屑的闲谈罢了。常听袁先生讲:最高明的道理是无法言说的.但是若

3、没有言说.道理也不会呈现出来。如果我们达到了真理的极致.那么就正如曾子所说,言满天下而不会说错话。果真如此,那么虽然言说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也仍是寂然无声。这种无声的言说,才可以称为“屑”。无论把它叫作诗、联、偶.还是书简等等,都不过水中月、镜中花.一时的因缘假现。读者只要明白它们不过是用来指示至道而已。无论孔学、佛学、老学、耶苏教、回教、庄学等.穷尽空有.遍满尘刹.都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谨序。门人内江冷笑岑敬序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壬午辑【原文】怀瑾曰:壬午,焕师掩关灵岩。怀瑾卸职往彼栖止,值师忌语。朋从我思,繁兴我疑,无由启迪,好友释传西曰:“余以若意禀师,求笔答

4、如何?”怀瑾喜而合十曰:“可可。”因禀师,忌语则笔示,非忌语则口授。焕师颔之。数十日中遂成巨帙。今兹搜箧残简,尚存少许,犹可择读也,其言显,其义幽,其理约,其事质。吁!此千圣之心灯,入德之梯航也。敢曰自私?爰出鸿爪,飨我同仁。余尚有近体小诗七绝十处,寓言胜义,醒悟来机。又今古之绝唱者也,诚恐小见狐疑,贻陋者泥滞之误,至令醍醐上味化为毒剂,故不录出。颜曰壬午辑。辑曰:【译文】弟子怀瑾道:壬午年间,我师焕仙先生闭关于灵岩。我辞去工作前往那里依止随学。正值师傅忌语。我满脑子的想法和一肚子的疑问.无从得到解答。好友释传西对我说:“我把你的想法禀告给师傅.求师傅用笔回

5、答怎么样?”我听后十分欢喜,合十谢道:“可以!可以!”传西便禀告师傅.请求师傅忌语时写在纸上,不忌语时用口授。焕仙师接受了他的建议。几十天的功夫便积攒成一部大书的份量.现在我从纸箧中搜寻出这些残留的问答,发现其中可供阅读的还很多。这些问答言语明白.涵义幽深、理论简要.解决的又都是实在的问题。真是千圣所传的心灯.初学入道的阶梯呵!我怎敢私自藏匿?于是便将其中的重要部分公布出来.满足同道们的需要。其他还有近体诗七绝十首,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可以启发后学。另外还有一些可以流传千古的唱曲,因为耽心初学者认识浅薄多疑,拘泥执著于此.以致把醍醐美味变成害人的毒药,因此不

6、再录出。我给这部问答稿题名为《壬午辑》。本辑的内容如下:【原文】问:“怀瑾朝夕孜孜,百无所寄,祈先生示个归家坦途,入道捷径。”先生笔答曰:“蓦直不怠,即是坦途,曰二曰三,允非捷径。”问:“直捷下手工夫,义当何先,迈向归家道路,车从何辔?”先生曰:“51汝但外舍六尘,内舍六根,中舍六识而不作舍不舍想,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也,捷莫捷于斯,先莫先于斯,三乘共载一德,同该今古,彻门莫尚乎是。”【译文】问道:“怀瑾我每日里孜孜求道.然而茫无所归,祈请先生给我指点个回家的道路,入道的捷径。”先生笔答道:“蓦直而前,无所疑忌,就是回家的大道。说二

7、说三.无论如何都不是入道的捷径。”问道:“直捷下手的工夫,应该先从哪方面下手?迈向归家的道路,应该选择哪个方向?”先生答道:“你只要能外舍六尘.内舍六根,中舍六识.同时又不作舍与不舍的念头,自然能够在事事物物上明白道理.认识到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快捷得再没有比认识到这一点更快捷的.道理中也没有比这一点更首要的了。三乘共同具有此一功德.古今也同具此一功德,没有比这个道理更高明的。”【原文】问:“何云六根?何云六尘?何云六识?”先生曰,“石头即六根,柱子即六尘,琢棒即六识。”问,“先生如此漫言,学人不会。”先生曰:“如此漫问,谁要汝会?”问:“教云眼耳鼻舌身

8、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接,所生眼耳鼻舌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