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

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

ID:31462043

大小:292.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_第1页
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_第2页
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_第3页
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2卷第2期2009年2月医学与社会MedicineandSocietyV01.22No.2Feb.2009‘57·家庭叙事疗法及其启示肖来付温州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温州,325035摘要家庭叙事疗法是家庭治疗领域中的新方法。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通过问题外化、故事叙说、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加自主,更有动力。家庭叙事疗法给广大医学社会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关键词家庭:叙事疗法:社会工作中图分类号R395.5文献标识码ADOI.10.3870/YXYSH.2009.02.021家庭叙事疗法是家庭治疗领域中的新方法。它认为“叙事”是人类表达思想

2、的基本形式,人们会选择性的讲述他们生活中经历的事件,而人们的叙事行为是为了表达个性和建构生活。家庭叙事疗法不仅是一种新颖独到的心理治疗模式,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l家庭治疗理论的创新与家庭叙事疗法的产生1.1从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法到家庭叙事治疗法家庭治疗是心理辅导的一种模式,起于20世纪40-50年代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目前已经经历3次理论创新,而每次理论创新都给家庭治疗带来了新的治疗理念与方法。弗洛伊德主张从个人的生理及精神病态因素着手进行心理治疗,自此,家庭治疗法开始出现并得到应用。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系统治疗理论则使家庭治疗的视角从关注个人问题转至家庭系统问题,此时

3、的家庭治疗则以结构式家庭疗法为特点。家庭系统疗法不再强调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着重治疗师以“此时此刻”的方法,针对家庭的动力去改变因家庭而引起的问题。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家庭叙事心理治疗法在80年代开始出现。家庭叙事治疗学派着眼于家庭解决问题的内在能力建设,而不是将家庭制造出来的问题作为治疗的重点。家庭叙事治疗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在1990出版的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家庭叙事治疗就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辨识和编写另外的、对来访者更有益的故事的过程。它

4、从人和世界的关系、知识与权力、语言对人的影响、当事人和治疗师的角色与关系等方面对现有的家庭治疗体系做了后现代的阐述。1.2家庭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家庭叙事疗法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问话技巧,帮助当事人找出故事叙述过程中未曾注意到而被遗漏的片段,并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家庭叙事疗法进入家庭治疗领域后,在欧美、澳洲、新西兰倍受关注,在台湾、日本也极受青睐。叙事疗法关注“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是家庭叙事疗法的核心法则,即把内心的“心

5、理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然后对症治疗,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如果把问题看成是与人一体的,此时要想改变则显得相当困难,改变者与被改变者都会感到相当棘手。而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的本质则会重新闪烁光芒并得到认可,从而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想对语言的重新认识,是家庭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即语言揭示或决定了人的存在。对家庭心理治疗来说,就是不可低估语言对人影响,家庭叙事疗法正是基于此,认为人类行为具有故事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专家。人经历事件,也在不断地诠释其意义;叙说是人类的天性,人活在生活

6、中,也在叙说着自己的故事。家庭叙事疗法尊重每一个生命,认为人遇到了问题,并不是这个人不好,而只是问题带给他困扰;他自己也在努力和问题斗争,而他也一定会有属于他自己的战胜问题或与问题共处的方法。家庭叙事治疗师的职责就是要用心去贴近来访者的生命故事,陪伴他重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看到一路走来的不容万方数据·58·医学与社会2009年2月第22卷第2期易,发现战胜困难的闪光点并将闪光放大,从而让勇气和力量回到来访者的身上。2家庭叙事疗法的治疗过程与主要方法家庭叙事疗法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它通过问题外化、故事叙说、由薄到厚、预测信、特殊信等方法,使人变得更加自主,更有

7、动力。2.1外化困扰问题:改变特殊事件的隐喻家庭叙事疗法认为,如果将问题与人一体化,要想改变就会相当困难。比如“我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我这么胖,是没有人会喜欢我的”,“成绩不好,在父母眼里就很糟糕”之类的观念,就是把自己与问题混在一起。此时,只有将困扰问题外化之后,让问题和人分家,人才能由无力感进入到“有力量”的境界,内在本质也会被重新看到与认可。外化困扰问题的过程就是令家庭成员不再继续把困扰问题“品质化”,而是认为困扰问题就是困扰问题,从而使困扰问题变得不那么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