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8534
大小:59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9_1 酝酿中的变革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9.1酝酿中的变革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 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④是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因此①
2、②③④符合题意。答案: D2.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解析: A项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观点;B项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对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认为中西文化应该相互融合,不是维新派的观点;C项认为中学
3、与西学本质不同,实际上反对洋务派将“西用”嫁接到“中体”上的主张,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的观点。D项认为人权、科学是西方优越的两大因素,是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来的。答案: C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孔子换上西装说明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答案: C4.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正目的是( )配合各任课
4、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A.借孔子之名宣传进化论思想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C.强化封建教条的统治地位D.提倡新学,反对儒学思想解析: 任何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基
5、础,康有为把封建统治者奉为教条的儒家经典斥责为伪经,实质目的是传播新学,为其维新变法服务。答案: D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解析: 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公车上书使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此后发展、高涨,到戊戌变法。答案: B6.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保国会成立C.百日维新D.进呈《上清帝第六书》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百日维新指的是从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6、》开始变法到戊戌政变结束,其间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所以百日维新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答案: C7.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A.培养维新人士B.举办新式学校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解析: 由“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根本在于变革政治制度。答案: D8.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 )A.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图存B.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
7、的规律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解析: B、C、D三项是《天演论》的内容,A项才是其意义。在民族危亡的形势下,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号召救亡图存的作用很突出。答案: A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
8、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