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3199
大小:1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0
《红山文化英译立项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红山文化英译立项研究现状 摘要: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英译工作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重要的意义。至今已有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办和赤峰市社科联共4个科研立项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报业新闻红山文化中英文推广现状研究、红山文化英译失误分析、红山文化术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以及语境视阈下的红山文化英译策略研究。 关键词:红山文化;苏秉琦;英译 中图分类号:K872;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15-03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英译工作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对外宣传及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人
2、类自身和人类社会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珍视红山文化遗产,也就是尊重人类的生命和历史;保护红山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根源和发展基础。推广红山文化,就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红山文化英译工作的意义。 关于红山文化的英译研究,至今已有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办科研项目“红山文化英文翻译理论研究与再实践”(2011H079)、“苏秉琦先生关于辽河文明之红山文化学术思想英译研究”(2013J147)和赤峰市社科联项目“红山文化中英双语推介工作研究”8等共4个科研立项,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报业新闻红山文化中英文推广现状研究、红山
3、文化英译失误分析、红山文化术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以及语境视阈下的红山文化英译策略研究。 一、报业新闻红山文化中英文推广现状研究 郑笑然研究指出,“关于红山文化的研究2000年始见于报纸,从06年开始大幅上升,而于2004年在内蒙古赤峰学院召开的首届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使得红山文化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郑笑然研究了文献出版来源的数据指出,“红山文化的报道更多见于地方报纸,其中以赤峰日报最多,为137篇,其次是朝阳日报,为83篇,再次是内蒙古日报和辽宁日报”。“报道红山文化的报纸以学科分类可见,考古位居第一,有229篇相关文章,文化和旅游居第二和第三,再次是文化经济、体
4、育、档案及博物馆等”。 因红山文化始发现于赤峰一带,延伸至辽宁境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赤峰日报相关报道最多,其次是朝阳日报;以上研究也说明了学者研究的角度以考古为主,而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旅游也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中国文物报也有较多文章报道则说明红山文化的文物受到多方关注。在红山文化英译立项研究以前,没有关于红山文化的英译推介工作的研究文章。 二、红山文化的翻译失误分析 多渠道搜集的翻译文本表明,红山文化翻译的失误比较多。赤峰市草原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讲解大赛中一位参赛者将“红山文化古玉器,朴拙而智慧的艺术造型……无不为世人震惊”一句,译为“Theancientjadea
5、rticlesshockpeopleallaroundtheworldforitsplainandclumsyartisticstyle…”译文中将“朴拙”一词翻译成了“plainand8clumsy”。任蕾指出,这一翻译显然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汉语中“朴拙”一词的真正含义造成的翻译失误。宋代何?e在《春渚纪闻?古声遗制》中著述:“余谓古声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时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朴拙,使人援弦促轸,想见太古自然之妙,然后为胜。”可见“拙”在这里有“质朴无华”“天然去雕饰”的深层美学意义。而“plainandclumsy”使以英语为母语的阅读者只觉得“平凡、普通并且笨拙、不
6、协调”,这种描述毫无美感,全无红山玉器的质朴之美,如果原译文后面补充“butatthesametimebeautifulandamazing”就可以体现红山玉器古朴典雅的美学含义了。 辽宁省建平市“建平在线”网站关于红山文化的代表玉器玉猪龙的介绍中,将“出土文物玉猪龙、玉质光洁,造型奇异”一句译作“TheunearthedculturalrelicYuzhulong,whichisbrightandcleaninitsqualityandstrangeinmodelling……”(http://www.jpzx.cn/gaik/rw.asp)。任蕾指出,“且不说此处将
7、‘玉猪龙’直译为汉语拼音‘yuzhulong’会使得外国读者多么的莫名其妙,只将‘奇异’译作‘strange’,就值得再三推敲”。 三、红山文化术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研究 早在18世纪,英国翻译家AlexanderFraserTyler在他的著作EssayonthePriciplesofTranslation中就明确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英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20世纪80年代,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把翻译的标准概括为“忠实”和“通顺”8。奈达在《语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