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304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管理情绪,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管理情绪,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摘要: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由于幼儿的年龄问题,致使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普遍存在焦虑现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初入幼儿园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提出管理情绪方法,帮助幼儿度过“焦虑期”的对策,从而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焦虑期;情绪管理;和谐生活 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幼儿成长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十分重要。而目前在我国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普遍出现焦虑的症状,因焦虑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不是十分向往。本文通过对幼儿
2、产生焦虑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求寻出解决对策,改善幼儿入园时的焦虑状况。 一、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 1.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对幼儿入园的影响4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初入幼儿园时,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对于幼儿园中的生活环境无法立刻适应,经常会由于思念亲人而哭闹。尤其是在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学时,幼儿经常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笑打闹,部分幼儿教师无法忍受幼儿不听话的行为,偶尔对幼儿进行惩罚,导致幼儿哭闹。在幼儿园中要求幼儿教师具有十分专业的管理技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做出良好的反应。幼儿教师工作能力的不足对初入幼儿园的幼儿焦虑状况只是有增无
3、减。 2.环境变化对幼儿的影响 环境的变化对于幼儿焦虑现象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在家庭中生活成长,对于自己家庭的生活环境十分熟悉,所以不会产生焦虑心理。但是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园内的生活环境对于幼儿而言十分陌生,幼儿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对于幼儿而言也是陌生人,由于幼儿年龄小,所以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既恐惧又紧张,因此幼儿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焦虑症状。 3.家长负面情绪对幼儿的影响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幼儿园的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教育也十分重要。由于幼儿一直与家长生活在一起,所以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在家庭中教育中,部分幼儿家长对幼
4、儿过于溺爱,造成幼儿自理能力欠佳,致使幼儿在入园后无法适应园内生活产生焦虑现象;部分幼儿家长对幼儿过于严厉,造成幼儿胆小怕事,致使幼儿入园后由于紧张而产生焦虑现象。 二、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期”的对策 1.幼儿教师管理情绪,避免对幼儿惩罚 幼儿教师在幼儿入学和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幼儿教育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无限的耐心和责任心、爱心和亲和力,同时也要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管理情绪,不能对幼儿进行惩罚,要耐心地教导幼儿,使初入幼儿园的紧张感消失,从而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2.幼儿教师经
5、常对幼儿进行鼓励式教育4 幼儿教师在对待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要时常对其进行鼓励式教育。初入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对幼儿园环境、幼儿教师和其他小朋友不熟悉,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等心理情绪,从而产生焦虑现象,因此幼儿教师对待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要悉心照料,让幼儿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关爱,同时要时常对幼儿进行鼓励式教育,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使其逐渐度过初入幼儿园的“焦虑期”。 3.家长管理情绪,创建和谐家庭生活 家长在初入幼儿园的幼儿顺利度过“焦虑期”的阶段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各种情绪,并且会受家长情绪的影响产生相应的情绪,因此家长在生活中以及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
6、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于幼儿,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分严厉,要对其进行教育,使幼儿面对小事情时能够独当一面。在家中父母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幼儿的心中充满阳光。通过家长对情绪的管理,逐渐配合幼儿教师,使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会由于生活环境和幼儿教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焦虑的现象,通过幼儿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合理的管理情绪,不断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逐渐消除焦虑症状是十分重要的。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不仅要家园共同努力,还要及时沟通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幼儿教师管理情绪,避免对幼儿惩罚,经常对幼
7、儿进行鼓励式教育以及家长管理情绪,创建和谐家庭生活环境等对策,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4 [1]孟新.幼儿入园适应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2):67-69. [2]郝一玲.幼儿园新生家长“分离焦虑”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8(3):19-21. [3]燕中国.浅谈提高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措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4):79-8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