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教师阅读心灯

点亮教师阅读心灯

ID:3145161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点亮教师阅读心灯_第1页
点亮教师阅读心灯_第2页
点亮教师阅读心灯_第3页
点亮教师阅读心灯_第4页
资源描述:

《点亮教师阅读心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点亮教师阅读心灯  读完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先生出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心中有不吐不快之感。作者十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年如一日。本书是在五百多本书的五百多篇读后感中挑选出来的,被作者精心架构为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有着严密内在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书中作者列举的书,我也跟着买了不少,但阅读所得不多。近日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偶尔还会翻出对应的书籍,愈发感受到常生龙局长阅读的思考之深及论述之广。  一、这是一本教师阅读图谱 

2、 教师离不开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确实存在某个阶段阅读内容缺失现象。《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都经过精心挑选,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学名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处显功夫,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4的为师观。没有说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再如《教室里的电影院》是课程开发层面的,《老师怎样和学生

3、说话》是师生沟通层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11法》是教学方式层面的……多角度阐释了“教学即创造”的现代教学观。  再看其他几辑,所选著作涉及面广,作者有中外名家,也有一线精英新秀,所列内容有方法介绍类,有前沿、理性的观念引领类,也有传统经典名著导读类,有序列地搭配组合在一起,呼应着每一辑的标题主旨。  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根本性的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教师如果有心,认真阅读每一辑的书目,犹如一张教师阅读图谱,若能按图索骥读上几本,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二、这是一本阅读方法指南  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教师阅读专业类书籍,有

4、时因为获取信息或比较观点,只需浏览,但更多时候是需要细心阅读的。常生龙先生的阅读态度是严谨的,作为他的博客“粉丝”,我读过他几百篇读后感,每一篇读后感都有他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从中我受益良多。  常生龙阅读面很广,视野开阔,每篇读后感都是经由他对所读书“消化”后酿出的阅读蜜糖。他的这种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对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成长指南。  拿《让家校沟通更有成效的策略》这篇文章为例,该文是我邀请常生龙为我的小书《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所写的序言。在我向他提出写序言的请求时,他正在外出差。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仅欣然应允,而且只字未提让我写初稿的要求,而是这样回复我:“请给我一个最后交稿时间,

5、我最近需要完成的‘作业’有点儿多,但我一定保证在最后时间节点上发给你。”感激之情自不必说。4  一周后,比预计时间早了三天,我就收到了序言,洋洋洒洒四五千字,从“沟通的目的、沟通的策略、沟通的主体桥梁”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他对家校沟通的思考,同时有机地把我书中的案例、观点巧妙融合起来。与其说这是一篇序言,不如说是对书的提纲挈领的总结提升,简明地把我有些想表达而未透彻表达的观点总结出来了。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拥有类似感动的远非我一人。  当前,常生龙的博客被数千名一线教师关注,点击量达到二百多万次,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因为他平易近人,每一位到他博客里学习留言的老师,他都会真诚回复并且回访留

6、言,让很多人受到极大鼓励。  因此,如我一样的一线老师有书出版了,自然会送一本给他表达一份心意,再者可能邀请他帮忙写序言。对教师们的这些请求,他都不会拒绝,每收到一线教师赠书,常生龙都会认真阅读写出读后感。作为普通作者,我深知,他手头有太多更值得他阅读的好书等着他,但他仍细心阅读年轻教师的书籍,切中要害地写出自己的思考。这对一线教师而言,是最激动人心的鼓励。  有人说:“每个人总是阅读中找回自己。”常生龙这种从阅读中生发个人观点,旁征博引引发多种论点的阅读方式,于我,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领。尤其是在这个阅读泛化、网络阅读盛行的时代,能静心每周认真阅读一本纸质书,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指导

7、。相信读者们阅读之后,也会有类似感受。  三、这是一本专业指导手册  本书五辑小标题,每个标题都指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视野:4“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虽然有些观点不是他首次提出,但以小专辑图书书评的方式组合起来阐释,让这些基础理论变得“亲切可感”,是专业导向,也是专业指导。  我对本书的阅读不只是一篇篇单一阅读,而是每辑综合起来的归类综合阅读,感悟颇深。拿“理论即支点”这部分来讲,本专辑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