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5124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海南黎锦图案纹样划分方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南黎锦图案纹样划分方法初探 内容摘要:黎锦源于海南,是充满灵性的锦绣瑰宝,图案纹样表现多样,各不相同,本文就其划分成因进行初步探讨研究。 关键词:黎锦图案纹样方言区域 黎族是“南方海中洲”和“古越之地”上最古老的民族,据考察属于“百越”遗民的后代,海南岛上的先住民。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地区中南部的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乐东、陵水、保亭、通什、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地势多以山地为主;散居主要在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居住的地理环境特殊,黎族人内部根据各自的语言、服饰、文身等生活习俗的不同,分为哈、杞、润、赛、美孚五种方言,各个方言支系根据他们
2、对黎族文化的认知,衍生出具有其方言支系特色的黎锦图案纹样。常见的题材分为自然类纹样、人物类纹样、动物类纹样、爬行昆虫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和日常用具纹样。黎锦是黎族人心理和个性的写照,不但能反映黎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风格的差异,也能反映黎族各支系之间存在内部差异的文化特征。 一.黎锦最早的史籍和技艺传承 有关黎锦的史籍记载最早要追随到西汉时期。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武帝来,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将黎锦作为贡品献给当时的权贵,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往后,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也说到:海南黎族制作的“黎单”是“青红问道”,“4木棉布也”。而关于黎锦工艺方面
3、要见于南宋人方勺《泊宅编》:“海南蛮人织为巾,上作细字,杂花卉,尤工巧。” 黎族同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只存在语言,而没有书写的文字,因此在工艺传承方面没有文字记载,技术的传承由年长者讲述给年幼者,母女间心口相传。黎锦纹样的形成,主要是对现实生活中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提炼,形成单纯简练而又变化有序的纹样造型,黎族妇女作为工艺技巧和织绣纹案主要传承者,在对动植物进行采集的过程,也形成了对采集活动中遇到的各类植物产生了认知和理解,并通过织绣方式抽象地在黎锦上表达这些植物。 二.猜想划分的理由 有关黎锦图案纹样划分方法,笔者根据图案纹样个体属性的不同,总结为两大类划分方式:一类由所居住区
4、域地理划分,另外一类是由各大方言支系进行划分: 1.区域地理划分图案纹样。由现存的海南黎锦中得出的结论,海南岛中南部地势多以山地地形为主,对比同时期平原地形黎族妇女聚居地在黎锦中的织绣纹案呈现截然不同,图案纹样的形成多由生活环境、地理条件4等自然景象加工变形制作而成。山地地形的妇女多喜欢以林中的水鹿(海南鹿)、鸟和其他野兽,以及花丛间的彩蝶、蜜蜂,地下的小爬虫,田边的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等作为图案蓝本;平原地形的妇女则喜欢以河中的游鱼、溪边的虾、池畔中的青蛙和田间的鹭鸶等动物作为织绣图案的素材。所居住的地域不同,产生的黎族织绣图案风格也发生了变异,呈现出一种混杂的艺术风格。同时
5、也是对一个民族生产力的还原,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生产力水平不同极大影响其艺术文化的积淀,故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和黎锦图案纹样就成了差异性。 2.各大方言支系划分图案纹样。黎族的语言由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杞方言、美孚方言、各方言(除开五大方言所存在的方言),笔者在观察同一类纹样在各个方言区中,在黎锦图案纹样表现形式大不相同。以黎锦中人形纹纹样和飞禽类纹样形态为例,两种纹样在表现手法上,形态丰富,以最简化的形态为基础加以各种变化。其中人形纹“大力神”不同之处比较突出,“大力神”人形纹是以一个强壮勇猛的黎族英雄作为外形轮廓,肩膀高耸、双腿分开象征顶天立地,中间以大小不同的简单人形纹填充装
6、饰,象征力大无穷。在美孚方言的人形纹“大力神”纹样同比其他方言就略有不同,在形态夸张的方面更加明显,改变了双臂的形状,杞方言的人形纹翻转了双臂的方向,哈方言的人形纹则改变了双腿的动态等。在飞禽类纹样表现手法上,润方言,哈方言的鸠纹以及润方言的鸽纹都是以侧面为主,然而美孚方言雀类纹样却是以正面造型为主,调查中还发现美孚方言燕子类,着重的突出燕子尾部特征,更多是利用方格作为基础构架演变出各种鸟类展翅的姿态。 三.结语 海南黎锦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立足于“织锦之林”,是充满神奇的织锦瑰宝。其纹样在黎锦图案中运用方式具有连续性和相同性,在相似中寻求对称。对黎锦图案进行多次连续,也将黎族先
7、民信奉“阴阳”的观念和思想表现在织锦构成图案中,使得黎族织绣图案产生了客观自然,衍生出千变万化的造型与结构,也能从中寻求到均衡和和谐的同一。4 参考文献 1.鞠斐,陈阳.中国黎族传统织绣图案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 2.蒋炳钊主编.百越文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9 3.王学萍.中国黎族[M].民族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杨锴,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