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697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谈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不同,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作用,同时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其情感态度的发展。 关键词:动态分组;明确重难点;点拨到位;交流展示 如何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 用呢? 一、动态分组 为使小组合作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师友”合作为基本单位的“
2、二四动态分组”模式。具体思路如下: 新学期开学约一个月以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此时班主任按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把班级学生粗线条地分为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记为A、B、C、D。采取学生自愿组建与老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按照A―C,B―D的方式安排好。同位之中,成绩优秀的为师,较弱的为友,即A、B为师,C、D为友。具体分组时,师傅前后相邻,隔组也要相邻。这样做是为保证讨论时师友先二人互助,前后相邻保证师友遇到障碍便与前后形成“4四人师友组”,隔组相邻保证师傅有疑问时能与周边三个师傅展开讨论,这样便形成动态的“四人师傅组”。同
3、时尽量照顾后进生在教室最中间,方便教师时刻关注并提升后进生自信心。具体安排可参照下表,表一与表二每两周轮换一次: 二、明确重难点 为使学生的合作不流于形式,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思维内涵。因此,教师课前要做足功课。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对知识的重难点要把握到位。比如,我们可以将提前设计好的课前检测上传到网上,学生在预习导学案的基础上完成前测,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从而在导入新课后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来设计问题串。这样就使合作探究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而有针对性,学生的合作交流也更具实效性,更能体现合作的效率。反之,如果老师的课堂问题预设不到位,就会很
4、大程度上降低合作的效率,要么讨论的问题价值不大,或是很简单、或是很难;要么提出的问题不能切中要害,重难点不突出,不能针对即时所学,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由此可见,明确小组合作的重难点,有效的问题预设则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老师要把握安排小组合作的时机,什么时候开始讨论?讨论多长时间?讨论到什么程度?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学习新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和探究。比如,在学习鲁教版六上有理数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有理数加法应注意些什么”4。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因此可以互相补充,让学
5、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当遇到大家都想解决,而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在学习鲁教版六上“截一个几何体”时,当学生动手操作截一个正方体后,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截面所有可能情况,然后总结出截面形状的规律。当对一些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时,而且有必要开展争论,可以组织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总之,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应该追求形式与效果的和谐统一。 三、交流展示 为提高课堂展示交流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自我展示的积极性,我采取了小组“捆绑评价”的策略。课堂展示时,需要同桌两人同时起立,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先说
6、,回答对了加适当分数,如果回答错了,则由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接着回答,回答对了不得分,如果回答错了,则需要扣除相应的分数。这样A、B类学生就会意识到帮助C、D类学生的重要性,平时小组合作时就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同桌。同时优秀生也会意识到帮助别人并不耽误自己的学习,相反把别人教会是内化所学的最有效方法。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A、B类学生一边举手,一边还在忙着为C、D类学生讲解,学生的积极性被真正调动起来,这得益于我们的小组合作评价策略。每节课学生的小组得分情况都要记录在评价本上,每周一总结,一学期下来,将其作为评价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依据。这种重视过程管理的评价思路,真正意义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7、极性,合作效果事半功倍。4 我们通过动态分组,实现了小组合作的灵活性;通过预习导学案完成前测实现了小组合作需要明确的重难点,提高了合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及时的点拨,引领了合作的方向;通过捆绑评价策略调动起小组互助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真正主宰了课堂! 参考文献: 郭建利.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11). 编辑张珍珍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