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681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谈“设疑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设疑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设疑讨论法是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该方法把科目知识结构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颇有成效。本文就此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做了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设疑讨论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88-01 一、设疑讨论法的四步骤 1、预习阅读。该步骤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首先让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预习上课内容,明确重点、要点,得出结论,然后根据结论反推导出结论成立的条件;其次用物理的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发生的过
2、程及出现问题的相关解决办法;最后明确自己的疑惑点与不懂之处。 2、设置疑问。该步骤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提出问题为辅,主要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提出与该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问题不限,重要的是能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展开讨论。可进行小组讨论,亦可自由举手发言,如进行小组讨论则需学生集思广益,团结合作,得出结论后.由小组长或推举小组代表回答讨论结果。4 4、总结归纳。经过讨论之后将各组得出的结果汇总,结论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得出或由学生自己归纳。 以上四步骤中,第一步“预习阅读”是为熟悉书本内容做准备;第二步“设置疑问”是为学生讨论提供与课程知识相关的针
3、对性问题;第三步展开讨论是最重要的环节,是设疑讨论法最核心的部分,主要是为了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与课堂知识内容讲解的互动,巩固知识内容;最后一步则是得出结果,有了前面三步中第一步的预习准备,第二步的疑问提出,第三步的探讨推导,讨论问题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该堂课掌握住的知识也就牢记在心了。 二、设疑讨论法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易受兴趣的支配,因此将课堂上的物理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常识如“为什么图钉是尖锐的,”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提出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吸收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知道,没有一开始就排斥学知识
4、的学生,只是有些科目因为某个知识点没及时掌握导致后面课程没跟上,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烦躁厌恶的情绪:设疑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享受独立思考和共同讨论的乐趣,克服厌学情绪,学习成绩自然随之提升。4 2、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设疑讨论法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上课正式讲解之前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二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设疑讨论法看重的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让学生被动接收知识,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找出疑惑点,分析题目,努力探索,追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会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收知识牢固得多。 3、增强
5、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增进师生感情。设疑讨论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小组讨论问题的氛围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讨论中促进学习,在学习中增强动力。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零距离地沟通、交流、解惑,也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近了,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与抗拒感也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以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大方而积极地询问教师,更是间接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三、案例演示 以初中物理中的“压力与压强”这一章节作为案例演示设疑讨论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按照设疑讨论法的步骤,首先利用课堂前十分钟让
6、学生通篇阅读以了解“压力与压强”这一章节内容的知识框架,在此期间教师可提出相对简单的问题,如:什么是压力?什么是压强?压力与压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单位符号是什么?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 其次是设疑,上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很简单的概念问题,是为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二而第二步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活,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现象提出与物理相关的专业问题,因为学习物理本身就是来解释生活现象的,为日常生活服务。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游泳的时候在水里会感觉到有股力在压迫自己?这是什么力?为什么书包的背带是长条形状的而不是细细的一根绳?”4除此之外,还可
7、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同一压力下,用手接触笔尖的一端为什么会比接触平头的一端更加疼痛?这些问题都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提出来的,而学生只知道事物存在的状况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参与课堂学习。 再就是讨论了,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压力与压强”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上述问题。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讨论,集思广益,互相探讨,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讨论;也可全班进行大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在一旁点拨,带动学生共同想出问题的合理解释。 最后归纳总结,由于答案的分散,表述方式的不同以及个人理解的独立性,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